水浒传人物分析(林冲、鲁智深、武松)
一、水浒传人物分析(林冲、鲁智深、武松)
林冲
《水浒传》写农民起义,其领导成员不止是农民,它吸纳了各方面的叛逆人物,包括来自统治阶级中的人物。林冲就是一个由统治阶级中分化出来而投奔到农民起义队伍中的人物,他是八十万禁军教头,在他的性格中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能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不敢反抗。他出场的穿着打扮所体现的身份、风度,说明了他是一个有相当地位的人物。接着又介绍了他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日子过得很美满、很幸福。这就跟没有家室,没有财产“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的鲁智深截然不同。
林冲一出场,作者就将他置于尖锐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来展示他的思想性格。他跟妻子一起到岳庙烧香,自已正看着鲁智深使禅杖出神时,妻子就被高俅的养子高衙内调戏了。一个军官,老婆在光天化日之下遭人调戏,这简直是奇耻大辱,是绝对不能容忍的。但当他得知此事正要对那个人下拳时,看出了不是别人,原来是那个在“东京倚势豪强,专一爱淫垢人家妻女的高衙内。此刻书中写到:“当时林冲扳将过来,却认得是本管高衙内,先自行手软了。”所谓“本管”,就是顶头上司。“先自手软了”这五个字,不单纯是人物神态动作描写,而是挖掘出了林冲的内心世界。当鲁智深便带了二三十个人来帮他撕打时,林冲与鲁智深有两句简单对话,林冲说:“原来是本管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一次。”而鲁智深却是这样说:“你却怕他本管太尉,洒家怕他甚!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请看:一个忍辱怕事,一个嫉恶如仇;一个自已受迫害也能忍,一个看见别人受迫害都不能忍。两个人的性格是何等的鲜明对照。
林冲所感受到并且非常不满的黑暗社会势力,不断地向他紧逼而来,使他想苟安而又不能苟安,想忍也忍不下去,无路可走了,这才最后走向了反抗的道路。林冲妻子受辱忍,高衙内收买陆谦,将林妻骗到楼上妄图污辱,林冲闻讯赶到救出妻子后,也忍了。这里有一段描写值得注意,“林冲拿了一把解腕尖刀,径直奔到樊楼前去找陆虞候”。找不着,又回到陆谦家门前,等了他一个晚上,林冲开始反抗了。他不去找高衙内而找陆谦,一则因为怕高衙内;二则因为陆谦是他的好朋友,朋友是要讲义气的,他对背信弃义的恶劣行径十分气愤,不能容忍。讲义气是林冲性格好的一面,小说中有好几次点染,后来被发配到沧州再次点染,到火并王伦时,就爆发出来,大放光彩了。
高衙内在高俅支持下,设毒计使林冲误入白虎堂,把他发配到沧州,逼得妻离家破,这时林冲还是忍,给妻子写了休书,既表现了林冲的善良、忠厚,又表现了他的幼稚,也还是能忍。在大闹野猪林中,鲁智深要杀两个想谋害他的凶手时,林冲却为他俩向鲁智深求情,他的这种能忍的性格,实在叫读者不能忍受。直到后来,陆虞候火烧草料场,他在山神庙亲耳听到要拾他一块骨头回去向高太尉领赏时,他这才忍无可忍,怒火终于爆发出来,杀奸贼和统治者,最后决裂,毅然决然上山造反了。林冲性格的特点及其转变,写得这样有根有据、合情合理、真实自然,就是因为这种思想性格是植根于现实的土壤之中的。人物性格在现实生活中产生,又在现实生活的矛盾斗争中发展变化。这是《水浒传》人物描写的高明之处,也是突出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
二、水浒传中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等人物的性格特征
林冲:委曲求全的忍耐,以牙还牙的报复,救弱济贫的侠义气概,谨小慎微
鲁智深:有勇有谋,粗中有细,疾恶如仇,杀富济贫,鲁莽直率
武松:身虎胆,武艺高超,疾恶如仇,行侠仗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
吴用:沉着冷静,足智多谋
李逵:皂白分明 鲁莽耿直
宋江:仗义疏财、但是对统治者妥协、反抗不坚决,有封建愚忠思想
三、《水浒传》中的武松的故事和性格概括出来`字数不用太多
武松的形象在水浒中并不光彩,至少与鲁智深差了不止一个档次。分析如下: 1、疏忽。明明知道潘某不是大哥的良配,却没做任何防范,悠闲地去出长差。 2、狗腿。被施恩几顿酒肉就收买为金牌打手,张都监给点好脸色就上杆子巴结。
四、求水浒人物分析(6个人:林冲、鲁智深、武松、吴用、李逵、宋江)
林冲: 鲁智深 武松 吴用 李逵 宋江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