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方式 > 正文内容

京剧的艺术特点

2024-11-20 10:48:02娱乐方式1

京剧的艺术特点

在表演艺术方面,京剧继承、发扬了中国戏曲载歌载舞的传统,以唱、念、做、打作为艺术手段,经多年舞台实践,逐渐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京剧的唱念做打,具有严格的程式性,不同的脚色行当有不同的规范和路数。脚色之间密切配合,演员与乐队之间相互默契,才能做到场面紧张而有条不紊,战斗激烈却具有美感。唱念做打还具有难度很高的技术性,高水平的演员大多能运用娴熟、精确的技巧为塑造人物服务。京剧传统的道具、服装、化装,以及舞台装置(布景),往往具有象征性、装饰性,并有助于歌舞表演。舞台上一般规制是:台后挂彩绣底幕做为背景,名叫守旧。台上一桌二椅,从而扩大了表演区,给演员以充分发挥艺术的用武之地;同时,少用实物,更便于观众驰骋想像。舞台上的环境,主要靠演员唱、念、表演来交代。通过演唱,把观众的想象力调动起来。演员的形体动作,还可使台上环境不断变换。有些布景装置,只是暗加点染而其意自明,比如山石片、布城等等,都属此类。演员所持道具,既表明剧中人的生活状态,又帮助演员歌舞表演。比如,马鞭在手表明骑在马上或手牵马匹。手执船桨表示水上行舟。马鞭、船桨都能帮助演员做出优美身段。各种刀枪把子拿在演员手里,既可有助于表现炽烈的战斗气氛,又可显示演员卓绝的武功技艺,使观众得到艺术享受。各种道具都以生活中实物原型为基础而加以装饰、夸张和美化,显示出装饰美,并帮助演员动作的舞蹈化。

京剧传统剧目的服装,基本上都以明代衣冠为归依。主要有以下几类:蟒,帝王及高级官员的穿着,以不同颜色标志品级高低,黄色最尊,皇帝专用,以下依次为绛、白、红、蓝、黑。官衣,中、下级官员的穿着,也按等级分为不同颜色,红色高,黑色低。帔,官员平时的穿着,有时依年龄分,老者绛色,少年红色粉色。褶子,日常便服,有素色、花色。年长者用青、蓝,年少者用红、粉,书生用素蓝,贫士用素黑,落魄者用黑褶子,上缀杂色绸块(又称富贵衣)。铠靠,武将的铠甲。胸前置护心镜,腹部及两肩绣虎头,背插四旗,以显示大将威武庄严。这些服饰,男女大致相同,女装尺寸略小。此外,女性专用者有宫衣、云肩、裙、旗装等。

化装方面,最有特点的是净角画脸谱。即用浓墨彩来勾画面部的眉毛、眼窝、鼻窝、嘴角、脸纹,形成五颜六色的各种图案。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赋以丑型,这是中国美学评价的传统,脸谱是这种传统美学原则的体观。大体说来,红脸表示赤胆忠心,气性耿直;紫脸表示有血性而较沉稳;蓝脸表示凶猛剽悍,性情暴烈;黄险表示胸有城府,工于心计;黑脸表示勇武鲁莽或铁面无私;白脸则表示虚伪奸诈,阴险狠毒。在杰出演员身上,脸谱也是帮助他塑造各种有血有肉的生动形象的重要手段。脸谱也有不同流派,这与整个流派的艺术风格是协调、统一的。京剧脸谱较著名的流派有钱(金福)派、郝(寿臣)派、侯(喜瑞)派、刘(奎官)派等。

京剧唱腔因字行腔。由于京剧前身徽、汉二调,也由于原籍湖北的谭鑫培的巨大影响。京剧唱、念以中州韵、湖广音为规范。讲究字的四声(平声分阴阳而无入声字),尖团。唱词要求按十三辙押韵,比较严格。十三辙(韵)是中东、人臣、江洋、发花、梭波、遥条、由求、怀来、乜斜、言前、衣欺、姑苏、灰堆。

京剧的角色有哪些?

京剧的角色行当

京剧在塑造人物方面有其独特的造型语言。它把不同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的人物划分为不同的行当,一般说来有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由于京剧人物造型形象鲜明、风格多样,有强烈的剧场效果,常常更易于激起观众的欣赏兴趣。

京剧中的 生,一般指剧中扮演男子的演员,其中又可细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顾名思义就是中老年男子角色,在剧中多扮演正直刚毅的人物形象,例如京剧《伍子胥》中的伍子胥.他们演出时要戴挂在耳朵上的假胡须,在京剧的行话中也叫髯口,因此还专门有一套髯口上的表演功夫。胡须的颜色表示了人物的年龄。京剧《四郎探母》中的杨四郎年约三十岁,所戴胡须为黑色。京剧《秦香莲》中王延龄年约六十,所戴胡须为白色。老生在剧中一般注重演唱和细腻表演,唱腔上也最为丰富。台词用京剧中的韵白来表现,演唱用真声,风格刚劲、挺拔、质朴、醇厚,动作造型也以雍容、端方、庄重为基调。

与老生相对应的是 小生,在京剧中指青少年男子角色,他们在剧中的动作造型儒雅倜傥、秀逸飞动。在演唱上采用真假声结合的唱法,演唱风格华美和明亮。例如京剧《白蛇传》中的许仙.

武生是指扮演剧中年轻的男性武将,他们用高超的武打技术来展示剧中人物的武艺高强。不重演唱,注重武打动作的娴熟和技巧的难度。例如京剧《长坂坡》中的赵云.

京剧中把女性统称为旦,其中按照人物的年龄、性格又可细分为许多行当,饰演大家闺秀和有身份的妇女称为正旦,正旦在京剧中俗称青衣,这就是因为正旦所扮演的角色常穿青色的长衫而得名。京剧《窦娥冤》中的女主角窦娥就是典型的青衣角色。青衣的表演庄重娴静,秀雅柔婉,以唱功为主,一般说来,青衣的唱腔旋律优美,细腻婉转。

旦行中的花旦,多扮演天真活泼或放荡泼辣的青衣妇女,在表演上注重做工和念白,例如《红娘》中的红娘.

武旦和刀马旦相当于生行中的武生,扮演的是擅长武艺的青壮年妇女,装扮和武生差不多,也扎靠服,她们多在剧中扮演女侠、女将甚至女仙、女妖等。武旦和刀马旦的表演往往还伴随着热闹的锣鼓点,烘托场上的气氛。

老旦,指在剧中扮演老年妇女的角色行当。为突出老年人的特点,走路迈一种沉稳的横八字步,服装色调为色彩偏暗的秋香色、墨绿色,演唱用真声表现。

在京剧中,净角是舞台上具有独特风格的人物类型,脸部化妆最为丰富彩。净因面部化妆要用各种色彩和图案勾勒脸谱,所以又俗称大花脸。

一般扮演品貌或者性格有特点的男子,在京剧中多为将军、神化人物或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虽有文武善恶之分,但在性格气质上都近乎粗犷、奇伟、豪迈,因而在演唱上要求用真声演唱,音色宽阔洪亮、粗壮浑厚,动作造型也要求粗线条,气度恢宏,以突出扮演人物的性格和声势。

京剧中的丑角演员又称为小花脸。丑行的化妆虽与大花脸有点相象,可是他的表演风格却完全不同,有点像夸张的漫画。丑角的出场常会带来满堂的笑声。

丑分文丑和武丑两类。武丑扮演的经常是一些机警风趣、武艺高超的人物,象绿林好汉、侠盗小偷等等。文丑经常扮演花花公子、狱卒、酒保、更夫、老兵等。不管文丑或武丑,虽有文武善恶、身份高低之分,在剧中都是幽默、滑稽的喜剧人物,也并不都是反派。

京剧的行当是经过长期的提炼和规范,突出人物的内在特征,把人物的内在特征加以外化而形成的,是京剧与其他戏剧形式不同的重要特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ylfs/481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