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特色剧种名称? 写出具有陕北特色的剧种名称?
一、陕北特色剧种名称?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国最古老的戏剧之一
二、写出具有陕北特色的剧种名称?
秦腔
秦腔,中国西北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
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其中以宝鸡的西府秦腔口音最为古老,保留了较多古老发音。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为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
眉户
眉户,是陕西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眉鄂”或“迷糊”,以其曲调委婉动听,具有令人听之入迷的艺术魅力而得名。它的贡调主要由小曲小调所组成,俗称“曲子戏”,文人惯称为“清曲”。
现代眉户在关中分东西两路。东路眉户盛行于华阴市和华县,民间流传有“同州的梆子部阳的线,二华的眉户天下传”的说法。西路的眉户最早盛行于眉县、户县,并以“眉户”得名。
碗碗腔
碗碗腔,是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又称“灯碗腔”、“阮儿腔”,前者因小铜碗主奏击节和皮影灯而得名;后者因主奏乐器阮咸而得名;板腔体结构,唱词通俗典雅,音乐悠扬轻盈,音律细腻声韵严谨。
该剧种起源于陕西省华山北麓的华阴、华县一带,清初时就已经形成并且成熟完善,历史剧目一直都是用皮影戏形式演出流行于民间。
商洛花鼓
商洛花鼓民间通称花鼓子、地蹦子,流行于陕西省商洛地区,属于民间地方戏曲,是中国陕西商洛地区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表现形式,融合了商洛民间艺术特色,唱腔以商洛地方语言为主,故称“商洛花鼓”。商洛花鼓艺术形式丰富多样,音乐曲调流畅优美,传承历史久远,在戏曲音乐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
同州梆子
同州梆子,陕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是现代秦腔诞生之根基所在。形成于陕西省关中东部以大荔县(旧同州府治)为中心的十数县,在明朝嘉靖年间基本形成,因伴奏乐器中采用枣木梆子击节,发“桄、桄”声,故称“桄桄乱弹”或“梆子”。后为区别于其他梆子剧种,始称“同州梆子”。
一般认为同州梆子即老秦腔,是秦腔的肇始之源,对于各路秦腔的形成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以西安为中心的中路秦腔(即西安乱弹)形成以后,它被称为“东路秦腔”,外省称“西秦腔”、“西调”、“陕西梆子”、“山陕梆子”等。
华阴老腔
老腔是一种板腔体戏曲剧种,是皮影戏的一种,唱戏人在后台是皮影戏,唱戏人跑到前台吼唱就是老腔,主要流行于陕西省华阴市的双泉村。
其声腔具有刚直高亢、磅礴豪迈的气魄,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落音又引进渭水船工号子曲调,采用一人唱众人帮合的拖腔(民间俗称为拉波);伴奏音乐不用唢呐,独设檀板的拍板节奏,均构成了该剧种的独有之长,使其富有突出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世代流传,久演不衰。但又鉴于该剧种这一特殊情形(家族戏),目前依然处于行将消亡的濒危状态,迫切需要长期保护。
阿宫腔
阿宫腔,也称北路秦腔,陕西省古老的传统戏曲艺术之一。因唱腔具有翻高遏低的艺术特点,亦称遏公腔,阿宫腔唱腔委婉曲折,颇有南戏之韵。阿宫腔原为皮影形式演出,1960年搬上大舞台,在唱腔、表演、音乐伴奏以及舞台美术方面进行了较大的改革,但仍保持了原有的艺术特色。
弦板腔
弦板腔是流行于陕西关中乾县、礼泉、永寿、兴平、武功、咸阳、户县、周至一带的传统地方剧种。据《乾县县志》记载:“该剧种起源于宋代,由民间流传的‘隔帘说书’发展而来”,是在西路皮影戏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推荐:戏曲赏析:婺剧三请梨花唱词大全
弦板腔的主要乐器有“弦”(二弦和三弦)、“板”(又叫“呆呆”,分蚱板、二板两种),加上唱腔,故称“弦板腔”。其唱腔既豪放悲壮,高昂激扬,又委婉细腻,柔和清亮,能够表现各种人物的不同性格和感情,具有浓郁的田园牧歌式的观众特色和民歌韵味。
三、具有陕北特色的剧种?
秦腔,俗话说秦腔是吼出来的,由此可见秦腔的唱腔和风格具有粗旷,豪迈等特点。
四、陕北特色?
陕北属陕西省辖地区。这里的特色是黄土高坡地带,窑洞一排排,到处是柿树,羊群满山跑,腰鼓震雄威。老人头系白毛巾,婆姨都穿的很亮丽。
五、忻州的特色剧种?
文字“二人台”是起源于河曲,流传于晋北、内蒙西部、陕西北部、河北张家口等地的地方小戏。它在表演程式上属于“两小”戏。角色仅有小丑小旦或小生、小旦两人,表演生动活泼,唱腔洒脱奔放,委婉流畅,深为广大群众喜闻乐见。二人台最初是在民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明朝末期,逢年过节,一些闹红火的人聚在一起,在屋内、院落、村头、广场进行地摊演唱,都是河曲民歌的小曲小调,这种娱乐活动俗称“打坐腔”。到了清咸丰初年,这种“打坐腔”吸收了姊妹艺术中的秧歌、高跷、旱船、道情等艺术营养,发展为具有一些舞蹈动作,由旦丑两角色一进一退走场表演。逢年过节观看的人围拢在火龙(旺火)四周,演员和乐队在场内表演,当地人叫“转火龙”。到了清同治年间(公元1862至1864年),由于河曲广大劳苦百姓因生活所迫“走西口”,把这种艺术形式带到口外,吸收融化内蒙民歌的音乐语言及戏剧化妆等特长,使之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具有戏曲雏形的地方小戏。
繁峙秧歌又叫奋地扬歌、大秧歌。具有山西独特的秧歌风格。1956年正式成立剧团,传统剧目有18个。其中颇有名气的有《安国》、《九件衣》、《回龙传》、《花厅会》、《进瓜》等等。文武场中有代表的乐器有:大胡,二胡,三玄,横笛。武场:与北路梆子一样。格调有北路梆子的一点味,但又不像北路梆子那样高亢激昂。曲牌流畅委婉,其中表现这种格调主要是胡琴和横笛。其中的美,妙不可言。
繁代道情,她是流行与繁峙和代县的剧种。其格调特点是:“哎来哈”用的特多。文武二场乐器比秧歌多了武场的榆鼓。代表剧目:《送米》,《打佛堂》,《八褂》。其中八褂讲的是周公与道姑桃花的神话传说。
神池道情,素有“七弯八转”之称。流行与晋西北和雁北地区一带,甚至还传到了内蒙。该调是盛行于唐宋元,现在该调保持着原来的格调。唱腔保持原来戏曲韵味,还吸收了当地民歌的元素。伴奏乐队也分为文武二场。其中具有代表的乐器有笛子,胡琴,四胡,笙,大提琴等。武场有:板大鼓,大叉。
六、陕北的特色?
梁塬沟峁的黄土高原地貌,冬寒冷夏温暖,雨水集中在夏秋。昔日黄土漫天,现在绿染山川,昔日苦寒之地,今日锦绣之乡。
七、陕北婆姨的特色?
陕北的婆姨一般来说都是非常的能干,非常的麻利,性格直爽豪放!有的干活比男人都利索,在家里的角色很多,又是保姆又是家长,服侍老人还要带好娃娃,非常的辛苦!城市的女人还要每天按时上下班家里门外两不误!还有就是一般女人嘴上不饶人有啥事敢说敢言
八、陕北腰鼓的特色?
陕北腰鼓的风格特征
陕北腰鼓是陕西一种大型的民间舞蹈,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它有着独特的魅力,陕北腰鼓具有极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极为鲜明的社会特征。
一、陕北腰鼓的起源
陕西是华夏文化发源地之一,早在遥远的过去就有人来到陕西那片土地生息繁衍,腰鼓是陕北高原乃至陕西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我们陕北人乃至陕西人精神风貌象征和符号的来源,然而这么多的一切都与陕北古老的腰鼓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很早以前,陕北高原是中原农业民族和草原游牧民族的重要通道,“腰鼓”既是古代激励边关将士在战场冲锋杀敌和浴血奋战的号角,也同样是将士们征战凯旋的欢迎曲,同时腰鼓就被驻防将士视同刀枪、弓箭一样不可少的装备。而让腰鼓走入陕北的家家户户,据说有以下两种原因:
一是来自宗教信仰。当瘟疫大量流行,直接威胁到人的生存时,为了求生,人们就打起腰鼓,以期达到驱疫震妖的效果;二是来自生产和生活。新春佳节打腰鼓是陕北人生活风俗的重要组成部分。腰鼓逐渐成为陕北人的一种习惯,也是现代陕北的一种时尚。腰鼓中的能劲和牛劲等都是生活现象在内涵质态中的深刻反映和集中表现。
二、陕北腰鼓的风格及特征
腰鼓在长期流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以踢、打、跨、跃、跺等为主的技术体系,动作以狂、猛、狠而著称,充分体现了黄土高原人憨厚朴实、直爽倔强、乐观开朗的性格,表现出高原人们粗犷豪放、刚劲激昂、气势磅礴的独特风格。打腰鼓不分性别、年龄和文化领域,也不管在室内、室外,还是田间地头,不论人多人少都能舞动起来,而且冬天夏天、白天晚上,随时随地都可进行表演。
陕北腰鼓的打法通常分为文鼓和武鼓,从表演形式上常分为行进鼓、广场鼓、舞台鼓三种。文鼓是以扭为主的腰鼓表现形式,重在抒情,而武鼓是以打、踢、跨、跺等为主,动作刚健有力、自然大方、欢快流畅、有刚有柔、刚柔相济,但因其动作难度大、要求高、运动量大,主要以个人表演为主。陕北腰鼓的艺术性也主要体现在武鼓之中。陕北腰鼓在动作形态上,可谓多种多样、变化多端,有跑、跳、扭、转,也有蹬、闪、跺、摇,还有跨、昂、跃等,它以多样的鼓舞形式来表现舞蹈艺术,结合体操、武术动作,配合韵律,不仅让表现形式更显高难度,而且更深刻地抒发了情感。
陕北的人们经常在祝愿丰收、欢度春节的时候打起腰鼓,一个人能打,一百个人也能打,在街道上打,在院落中打,在田地上打,只要拿起腰鼓,只要心情高兴,随时随地都能打。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心情,可以采用不同的打法,单人表演时刚健威武,多人打时欢快跳跃,腰鼓最大的特点是能感染身边的人,创造活跃的环境氛围,特别是双人对打的表演,不时地腾空跨跃,间或两人对视的眼神,使人忍俊不禁,在旁边围观的人身子总会不由地舞动起来。
九、陕北有哪些特色?
陕北特色有以下几种:
一、陕北民歌,也称“山曲”或“酸曲”,主要有信天游、小调、酒歌等二十多种,其中信天游最有代表牲,也最具特色。
二、陕北秧歌,也称“闹秧歌”或“闹社火”,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舞蹈,在陕北很多地方都有,其中绥德秧歌最有代表性。
三、陕北说书是一种曲艺说书形式,主要流行于延安和榆林等地。
以上几种是陕北的文艺特色,陕北还有许多特色小吃:
一、洋芋擦擦,又名洋芋不拉。洋芋就是土豆。这道菜将洋芋擦成薄片,加入辅料,拌入面粉搅匀,蒸熟,调汁食用。
二、油馍馍,用黄米面经过加工油锅炸制而成。
三、抿节,用豌豆和小麦杂面做成的面食。
四、陕北大烩菜,此菜用粉条、瘦肉、土豆、蔬菜等加工而成独具陕北特色,其味鲜美,回味无穷。
十、甘肃的剧种有什么特色?
作为甘肃省独有的地方戏曲艺术——陇剧,近几年来在项目保护单位甘肃省陇剧院,通过在校园演出大型经典陇剧剧目、在小学开设陇剧进校园精品课堂项目、陇剧高级专业人才在大学担任客座教授开设陇剧课程,与高校达成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进一步让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传承和发展。
陇剧原名陇东道情,是甘肃省独有地方戏曲艺术。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等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正式命名为陇剧。2006年5月20日,陇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非遗进校园”是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是强化校园艺术教育的重要载体,对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艺术素养,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精品剧目走进大学校园演出是省陇剧院每年重点业务工作之一,2018年就开展了3次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走进兰州城市学院、甘肃农大等学校,有效激发了学生们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兴趣。“非遗进校园”活动,旨在从娃娃抓起,让学生们在兴趣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教育与熏陶,使之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2014年9月起,省陇剧院和兰州市张掖路小学合作了“陇剧进校园精品课堂”项目,开展每周一次的陇剧知识教学活动,现已被学校列为“精品课堂”。
省陇剧院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雷通霞,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窦凤霞现为兰州文理学院特聘客座教授。2018年在兰州文理学院、兰州理工大学开展戏曲进校园授课活动,通过讲述陇剧声腔道白及发展历史、与学生互动、教授身段及演唱曲目等方式,让更多大学生深入了解了甘肃独有戏曲剧种——陇剧,推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陇剧在当代大学生中的传播,吸引年轻观众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青年学生对文化艺术的鉴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2018年,省陇剧院还与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就选派梅花奖演员开展陇剧艺术普及讲座,根据业务安排选派优秀演员、作曲、演奏员等,前往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开展活动等内容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今后陇剧在大学校园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