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性格处事 > 正文内容

吴荪甫的坚持的例子?

2024-04-21 07:35:22性格处事1

茅盾,原名沈雁冰,1896出生于浙江乌镇,著有《子夜》、《蚀》、《幻灭》、《林家铺子》等。

茅盾家里殷实,开药店,母亲是他的启蒙老师,为他安排学习课程,8岁上新式学堂,而后到杭州、北京学习。

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茅盾到上海商务印书馆上班,起初,做一些童话翻译工作,总编发现他的才能,提拔他做《小说月报》的主编。

茅盾,是最先的53名共产党员之一,他既是政治改革家,也是文学家。

30年代,茅盾一直在思考,民族资本主义到底适不适合中国?

于是,写出了长篇小说《子夜》,回答这个问题。

为了写小说,茅盾还特意到证券所学习,观察众生百态。

小说一开始,吴老太爷从乡下到城里,适应不过来,看不惯大上海交际花露大腿,满大街霓虹闪烁,竟然死过去了。

仿佛一个千年僵尸,守着《太上感应篇》,地主老顽固适应不了城市化的生活。

办理吴老太爷丧事,儿媳妇忙着打麻将应酬,吴荪甫穿着孝服与商业伙伴谈论生意。传统的孝道变味了。

吴荪甫是上海的实业家,他坚持实业报国,收购开办8个工厂,主要是民生用品,比如肥皂、火柴、棉衣等。

当时是战争年代,世界经济也很低迷,除了军火需求比较大,其他行业日子难过。农村土地遭到强盗迫坏,更是民不聊生。

上海有工厂,工人有工作,生活会好些。

民族资本主义,资本家,以赚钱为目的,生意难做,只能压榨工人,减薪,加班,减少补贴。

屠维岳是个机灵、有心计的员工,故意在工人中传播减薪,引起吴荪甫的注意。最后当上了主管,欺压工人。

工人不服,罢工,游街抗议。

赵伯韬与吴荪甫是对头,公债市场上,通过多头与空头,尔虞我诈。

徐曼丽是个交际花,是赵伯韬老相好。因为赵伯韬看上徐曼丽的朋友冯眉卿,投向吴荪甫,与军人警官相好。

冯眉卿的爸爸是个地主,逃到上海,变卖地契,在公债上买卖证券,为了获得股票信息,居然怂恿女儿去结交赵伯韬,当交际花。最后女儿给错信息,爸爸破产自杀了。而女儿死了爸爸,为了富裕,笑嘻嘻继续当赵伯韬交际花。

军人警官是吴荪甫夫人林佩瑶的初恋,因为当初他太穷,参军,后来女朋友与吴荪甫结婚。他还保留着初见的书《少年维特之烦恼》与一朵枯萎的花。林佩瑶还守着这份感情念想,看着《少年维特之烦恼》,可是军人警官却与徐曼丽相好,一起商业上欺诈。

为了生意合作,居然想联姻,吴荪甫想把小姨子嫁给赵伯韬留学的儿子。

为了弥补自己感情的遗憾,林佩瑶居然想把妹妹嫁给警官。

小姨子最后跟男朋友一起私奔了。

为了操控证券市场,赵伯韬居然用30万元收买军队,退30公里,以求得股票上涨,获得巨大的利益。

杜竹斋是吴荪甫的姐夫,一路走来,倒向赵。最后,居然跟赵伯韬一起多头,不顾亲情,给做空头的吴荪甫最后一击。

最后,吴荪甫彻底破产了。

小说《子夜》,子夜是黎明到来前最黑暗的时刻。

茅盾以小说的形式,深刻剖析了民族资本主义,论述了民族资本主义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是行不通的。

小说《子夜》,子夜是最黑暗的时刻,也是黎明到来的先兆。

1949年,新中国成立,也迎来黎明的时刻。茅盾也当上文化部部长。

1981年,茅盾去世前有两个心愿:

一是恢复党员身份。

二是25万稿费作为长篇小说文学奖励基金。

这两个心愿最终得以实现,“茅盾文学奖”成立,茅盾精神永垂不朽!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xgcs/389764.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呼延灼家谱? 呼延灼身高?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