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小人国观后感四篇
纪录片小人国观后感
爱心和耐心——进入童心世界的通行证。印象最深的就是那个自认为很帅的小伙子池亦洋,他总是打人骂人欺负小朋友不遵守纪律而且还不懂礼貌,他的逆反心理特别严重。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可能每个班中都会有一个或几个这样让老师感觉到头疼或束手无策的孩子,面对这样的孩子,我们应该怎样教育他呢?发火?责备?影片中的大李老师是这样做的,她针对孩子的每一个过错,逐一的、不厌其烦的及时进行教育,告诉他怎样做是对的,怎样做是错的,并抓住他身上的闪光点和进步来赏识他,哪怕着闪光点微如荧光,哪怕这个进步转瞬即逝,为孩子性格萌芽阶段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池亦洋小朋友后来的表现,如:帮小朋友劝架,逐渐能接纳李老师等,可以看出,老师的教育方法是正确的,她正在使一个有很多缺点的孩子在改变。这不仅体现了教师的爱心教育,还体现了老师的耐心教育,是进入童心世界的通行证。
尊重与平等——叩响童心世界的敲门砖。还有一位小主人公,那就是影片中不断出现的那个性格有点内向而又很执着的小女孩——晨晨,她每天早晨都要一如既往的等待着南德小朋友,南德来了她就非常高兴的和他一起玩,南德不来她就一直傻傻的等,让人看了很心酸,孩子非常珍惜好朋友之间的友谊,友谊对孩子们来说也很重要。在这里我很佩服大刘老师的教育方法,她尊重孩子的意愿,并且陪着晨晨一起等好朋友的到来。体现了教师尊重孩子的原则。
赏识孩子——孩子走向成功的奠基石。影片中的那个爱探索的小家伙锡坤,把鞋、玩具、球等往垃圾箱里面扔,原来他是要探究一下垃圾箱的肚子到底有多大,还把塑料玩具撒的满地都是,在一般人看来这是一个爱给老师添乱的孩子,而影片中的大李老师却很赏识孩子,说是给孩子一个自由探索的空间。这种教育方法很值得我们学习。
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就像影片里校车上写的标语“孩子是脚,教育是鞋”,只有适合孩子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让我们用赏识的目光,针对每一个孩子的性格特点进行不同教育,因材施教,用自己的爱心、耐心,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还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纪录片小人国观后感
记得第一次读《窗边的小豆豆》时,Y宝刚出生不久,我被书里描述的巴学园深深吸引,觉得那里是尊重人性发展的真正的理想学园,心想如此乐园要是哪一天也能走进国人的生活,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一次读到一篇文章介绍北京李跃儿老师芭学园里的玫瑰门仪式,我怦然心动,想想马上升级为学前班学员的身着“正装”的小朋友经过漂亮的玫瑰门时的庄严和接过小哥哥或小姐姐手里代表“升级”的玫瑰时的欣喜,那场景应该会一辈子深深烙印于孩子们幼小纯洁的心灵吧!连我自己都渴望时光倒流,能从这神圣的门下经过!而一部记录发生在这个美丽的芭学园里普通点滴的纪录片《小人国》让我近距离接触到这个充满爱心的地方,像极了小豆豆笔下的巴学园,那里也有一群顽皮可爱的孩子和耐心指引的老师。《小人国》里有欢笑、有童真、有争吵、有捣蛋、有探索、有捧腹、还有老师的真情和感动!孩子的成长是生活点滴的累积,让我们来看看芭学园普通点滴里的教育吧——
主角之一:每天早晨都坚持在院子里等待好朋友南德的辰辰。
辰辰早上起床早上学也早,而南德每天总是起的晚上学也晚,于是每天等待南德成了辰辰的晨课,南德每天的出现也会让等待中的辰辰满心欢喜。不管天气如何,辰辰都是一如既往的等待。大雪的天气里,园里的老师建议辰辰到屋子里去等,但被辰辰拒绝了。想想辰辰每天见到南德时的开心的模样就让人感到放心!那是美好一天的开始!悉心的老师发现了辰辰不善言语不爱结交新朋友的性格,对孩子给予关爱的同时也极其尊重孩子的自主意愿!
芭学园要搬家的时候,南德和辰辰被分到了不同的学区,两个好朋友要彼此分开好几个月的时间。李老师特地找来辰辰和南德,跟他们讲清楚情况并耐心建议辰辰积极结交新朋友,辰辰表示同意。李老师注重培养孩子易于生存的人格特质,也极其尊重孩子内心世界!试想第二天早晨辰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等不到南德时的焦急与不安!
主角二:集霸道任性不讲理于一身但认为自己长得很帅的池亦洋。
简直就是那种让自己家长头疼也让别的小朋友家长头疼的典型,因为不少小朋友挨过他的打,曾有不少家长建议将池亦洋转学,但李跃儿老师一边说服有意见的家长,一边用自己的方法指引调皮的池亦洋。李老师能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但涉及到原则问题的时候,她也是极其严格,教导孩子要遵守规则。慢慢地,池亦洋不像以前那般任性,而且还主动调节小朋友之间的矛盾。
主角三:对垃圾筒充满好奇的锡坤。
总喜欢将皮球、小朋友的鞋子、各种玩具一股脑扔进大大的垃圾桶,之后老师默默的将被扔之物归位;李老师更是耐心的陪伴他玩珠子,将珠子洒到满地都是,玩好后再和锡坤耐心的将房间收拾打扫干净。李老师很注重孩子的自我探索,积极保护孩子们的探索空间,正如她的教学理念里提到的“儿童亲身发展出来的直接经验对儿童认识这个世界和形成生存的基本能力更有价值。”
主角四:不被“公主”们重视的“王子”林予沨。
玩“公主”和“王子”的游戏时,“王子”林予沨受到冷漠,无人理睬,一个人默默的难过。李老师借此机会给小“公主”们上了一堂关于“尊重”的课,“培养易于生存的人格特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才是幼儿教育的根本”,我很认同!
这是一部值得家长好好观看和学习的纪录片。芭学园的校车上印着这样一句话“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了解了脚的大小、形状的提前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
我想,家长们更是应该细细感受孩子的性格特征,尽可能多的参与孩子的活动,由点滴开始,从小处入手,爱护孩子的探索精神,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引导孩子培养易于生存的人格特质和健康的心理。
纪录片小人国观后感
“每个孩子都是天使”是我观看纪录片《小人国》后最深的感触。在这部片中,我们所有的情感:快乐,悲伤、孤独感、等待、挫折感、领导欲和我们的等待,在所有这些孩子身上我们都看得到,只不过他们比我们更坦率,表现的更无遮无掩。
看着片中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是那么的熟悉,这些正是每天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可是当离开参与者的身份来审视他们时,觉得这些孩子可爱无比。我不禁反思:自己每天都穿梭在孩子们中间,每天都以“爱 ”的名义规定孩子只许这样,不能那样,是真的爱孩子吗?是孩子们成长的过程中真正需要的吗?片中大李老师用其尊重、平等、宽容的教育方法给了我启示,也很好的阐述了“孩子是脚,教育是鞋”的含义。“脚”会长大,“鞋子”也要根据脚的需要进行调整,同时“鞋”又是“脚”的保护者,在教育这双鞋的关爱、呵护下,作为脚的孩子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舒适和自由。
片中的老师蹲下来和孩子说话 “我可以和你一起等吗?”“棍子是你的,你有权利把它要回来”。“你觉得这样可以吗?”……一系列的语言,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了,可它却触动着我们,试问自己平时我们做到了吗?
片子中池亦洋敢骂老师、打老师、经常欺负人,是让其他小朋友惧怕的“小霸王” ,这样一个孩子在一般人眼里一定是个坏孩子,但大李老师的话让我很受震动,她说这个孩子身上有闪光的地方,他给其他的男孩子树立了男性的榜样,所以老师是带着欣赏的眼光来看这个孩子的,但同时老师也从不放过任何一次“改造”他的机会。当时我就想,这样一个聪明、个性鲜明的孩子,只要有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将来必定能成为不一般的人。确实在片子的后面,这个孩子带着男孩子们打仗,处理孩子们之间的纠纷,很有一种领导才能,变成正义使者,而那些原先一直被他欺负的孩子还从内心特别地拥护他。这样一个“孩子王”,在我们身边,是不是也越来越少了呢?
电影结束了, 我想得更多地是应该怎样去正确的引导孩子们在自由中的问题,因为孩子是年幼的,需要辨别是非,需要培养习惯,更主要是因为这是我平时做得不够的、也常常得不到要领的地方。有时候因为忙碌和琐事,没有耐心引导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索欲,也没有耐心用更理智的态度和方式对待孩子们的错误和自以为是的执拗。这部片像场及时雨,让我从中汲取了营养。
纪录片小人国观后感
记得第一次读《窗边的小豆豆》时,Y宝刚出生不久,我被书里描述的巴学园深深吸引,觉得那里是尊重人性发展的真正的理想学园,心想如此乐园要是哪一天也能走进国人的生活,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一次读到一篇文章介绍北京李跃儿老师芭学园里的玫瑰门仪式,我怦然心动,想想马上升级为学前班学员的身着“正装”的小朋友经过漂亮的玫瑰门时的庄严和接过小哥哥或小姐姐手里代表“升级”的玫瑰时的欣喜,那场景应该会一辈子深深烙印于孩子们幼小纯洁的心灵吧!连我自己都渴望时光倒流,能从这神圣的门下经过!而一部记录发生在这个美丽的芭学园里普通点滴的纪录片《小人国》让我近距离接触到这个充满爱心的地方,像极了小豆豆笔下的巴学园,那里也有一群顽皮可爱的孩子和耐心指引的老师。《小人国》里有欢笑、有童真、有争吵、有捣蛋、有探索、有捧腹、还有老师的真情和感动!孩子的成长是生活点滴的累积,让我们来看看芭学园普通点滴里的教育吧——
主角之一:每天早晨都坚持在院子里等待好朋友南德的辰辰。
辰辰早上起床早上学也早,而南德每天总是起的晚上学也晚,于是每天等待南德成了辰辰的晨课,南德每天的出现也会让等待中的辰辰满心欢喜。不管天气如何,辰辰都是一如既往的等待。大雪的天气里,园里的老师建议辰辰到屋子里去等,但被辰辰拒绝了。想想辰辰每天见到南德时的开心的模样就让人感到放心!那是美好一天的开始!悉心的老师发现了辰辰不善言语不爱结交新朋友的性格,对孩子给予关爱的同时也极其尊重孩子的自主意愿!
芭学园要搬家的时候,南德和辰辰被分到了不同的学区,两个好朋友要彼此分开好几个月的时间。李老师特地找来辰辰和南德,跟他们讲清楚情况并耐心建议辰辰积极结交新朋友,辰辰表示同意。李老师注重培养孩子易于生存的人格特质,也极其尊重孩子内心世界!试想第二天早晨辰辰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等不到南德时的焦急与不安!
主角二:集霸道任性不讲理于一身但认为自己长得很帅的池亦洋。
简直就是那种让自己家长头疼也让别的小朋友家长头疼的典型,因为不少小朋友挨过他的打,曾有不少家长建议将池亦洋转学,但李跃儿老师一边说服有意见的家长,一边用自己的方法指引调皮的池亦洋。李老师能看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但涉及到原则问题的时候,她也是极其严格,教导孩子要遵守规则。慢慢地,池亦洋不像以前那般任性,而且还主动调节小朋友之间的矛盾。
主角三:对垃圾筒充满好奇的锡坤。
总喜欢将皮球、小朋友的鞋子、各种玩具一股脑扔进大大的垃圾桶,之后老师默默的将被扔之物归位;李老师更是耐心的陪伴他玩珠子,将珠子洒到满地都是,玩好后再和锡坤耐心的将房间收拾打扫干净。李老师很注重孩子的自我探索,积极保护孩子们的探索空间,正如她的教学理念里提到的“儿童亲身发展出来的直接经验对儿童认识这个世界和形成生存的基本能力更有价值。”
主角四:不被“公主”们重视的“王子”林予沨。
玩“公主”和“王子”的游戏时,“王子”林予沨受到冷漠,无人理睬,一个人默默的难过。李老师借此机会给小“公主”们上了一堂关于“尊重”的课,“培养易于生存的人格特质和健康的心理状态才是幼儿教育的根本”,我很认同!
这是一部值得家长好好观看和学习的纪录片。芭学园的校车上印着这样一句话“孩子是脚,教育是鞋”。教育者是造鞋人。造鞋人只有在了解了脚的大小、形状的提前下,才能够制造出合脚的鞋子。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