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想梦想 > 正文内容

侍坐中公西华的理想是什么?

2024-06-22 01:19:52理想梦想1

一、侍坐中公西华的理想是什么?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是《论语》中比较集中体现孔子和弟子理想的一篇。

公西华的理想是,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在诸侯祭祀和会盟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公西华,姓公西,名赤,字子华。

公西华性格谦恭有礼,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

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谈理想句子?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夫子哂之。“求!尔何如?”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赤!尔何如?”

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点,尔何如?”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

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

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

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三、公西华的贡献?

公西华,小孔子四十二岁,善于礼仪,很有外交才华,孔子曾说,公西华,整饰衣冠,系上腰带,在朝堂上站立,就可以让他跟外宾交谈,他有这方面的能力,“赤也,束带立于朝,可与宾客言也”(《论语》)。

后来公西华果然成了外交家,这是个肥差,孔子都羡慕,“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论语》)”后来肥马轻裘就成了富贵的象征。

四、公西华故里?

濮阳县渠村乡公西村

据传该村原名叫前集,因是春秋时期孔子弟子公西华的故里,为纪念他,改名为公西村。

公西村是濮阳县最南端的村,位于濮阳县城南41公里,距渠村乡政府驻地南4公里。东邻公西集村,南与长垣县武邱乡南何寨为邻,西与刘闵城接壤,北与王辛庄毗邻。是由四个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

五、公西华详细介绍?

公西华(约公元前192年-公元前123年),汉代著名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子西,汉朝时期朝廷要员,曾任汉武帝的太史令。他对史学和文学都有很高的造诣,著有《公西上书》、《公西子》等作品,被誉为“史学泰斗”和“文学巨匠”。

他还参与了《史记》的修纂工作,对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公西华为人正直,具有高尚的品格和强烈的责任感,被历史上称为“君子公西”。

六、公西华的治国主张?

公西华强调可以参与国家外交事务。正如孔子说的,亦各言尔志。仅是谈谈不同志向而已,没有其他的褒贬之议在里面,不关系对错的评判。解读的时候不要想多了,孔子已经告诉了曾点,许多解读论语的人却没有听取孔子的教诲,胡乱褒贬,滥情了。

还有人喜欢串联解释,排出了顺序,国家治理,第一应该强军,第二应该富民,第三才是吃饱了之后才出现的文明礼仪,第四最后才能逍遥,意思是没有子路冉有的拼搏,哪有曾点的岁月静好呀。解读别具一格,很是新颖,大多人都赞同这种顺序。

七、公西华的故事50字?

        公西华为人比较谦逊,说话得体,讨人喜欢,不像子路那样率直自负。《论语·先进》篇载,子路、冉求同问“闻斯行诸”,而孔子所答不同,公西华说:“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

问语十分得体。

八、公西华的性格特点?

公西华:谦虚而有礼貌,说话委婉,娴于辞令,娴熟礼仪。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选自《论语》,标题为后人所加。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写作背景:

《论语》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

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侍坐》中所记之事当在孔子晚年,因为四弟子中公西华最年幼,比孔子小42岁(据刘宝楠《论语正义》),孔子去鲁适卫时56岁,(据《史记·孔子世家》)时公西华年仅14岁,大概不可能随孔子出国;又公西华是鲁国人(据《辞海》),也不可能在孔子周游列国时投师孔子,所以公西华成为孔子弟子当在孔子返鲁后,即65岁以后。可见,孔子“与点”时不可能有积极从政的思想。

九、公西华侍坐解析?

这是一篇反映孔子和他的学生谈论理想志趣的语录体散文,具有浓厚的文学色彩。因为文章记录了2500多年前孔子师徒五人的谈话,内容涉及到大量孔子如何教育学生的观念及方法,因此,我们完全可发把它当作是一篇教学故事或教育随笔来阅读,通过品味师生语言,体察细节描述,研习行文内容,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到孔子作为老师所独具特色的教学理念及教育方法。

十、公西华又叫什么?

又叫公西赤(前509年或前519年—?),字子华,又称公西华,今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人,东周时期鲁国学者、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唐玄宗尊之为“邵伯”,宋真宗加封为“巨野侯”。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公西子”。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lxmx/417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