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理想梦想 > 正文内容

儒家思想对人生理想的启示?

2024-06-08 21:04:29理想梦想1

儒家的人生理想,首先是“达则兼善天下”,但大家不要忘了前面的一句:“穷则独善其身”,也很重要。

可以讲,“达则兼善天下”是中国古代文人们梦寐以求的最高理想,而“穷则独善其身”则是不得已而为之。

中国古代的文人,开始读书的时候,无不以儒家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最终目的,无不以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作为自己的最高人生理想。

年幼时,自然是由长辈们向他们灌输这一思想;等年龄稍大一点,他们便自觉地以治国为己任,认为凭个人的才能取卿相之位易如反掌,辅佐天子、平一天下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以杜甫为代表的“诗圣”们的理想自然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一群隐居文人照样念念不忘“大济于苍生”;一生没有当过官的孟浩然也曾向丞相张九龄递上一首《临洞庭湖赠张丞相》,以表达自己“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的艳羡之意;就连迷恋神仙的李白也立志“不求小官,以当世之务自负”。

“修齐治平”是几乎所有的古代文人为自己设计的人生第一步。可是,能把这个第一步走好的人,又有多少?

文人们少年时气盛,不知世道的艰难,幻想以布衣直取卿相;待到仕途初步,才发现原来四面皆壁。

他们屡起屡蹶,屡蹶屡起,直到焦头烂额,幸运的士子方谋得一官半职;然而宦海沉浮,危机四伏的仕途生涯又使他们战战兢兢,提心吊胆。

与世俯仰、同流合污非良心所安,坚持孔孟之教而又举步维艰。仕途成功后的幸运文人这才发现,梦寐以求的宦海,原来也是一片苦海。

以崇儒著称的杜甫晚年就曾发出这种不无愤激的呼声: 儒冠多误身。

面对这些抱怨,孔老夫子如果地下有知,他一定也会委屈。因为孔子为士人设计的人生道路,除了“出”之外,还有“处”。

孔子在政治上多次失败之后,就曾发出这样的感叹: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用之则行,舍之则藏。

有人说,西方的文人自杀的多,而中国的文人自杀的少,形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有庄、禅 ,而西方没有,西方文人在精神领域里缺乏一块像庄子、禅宗这样的缓冲地带。

应该说,这种看法绝对是有道理的。不过,不光是庄、禅,其实孔、孟也开辟了这样一个缓冲地带,只不过他们的“缓冲思想”被他们积极进取的思想言行所掩盖了而已。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lxmx/411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