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观念 > 正文内容

如何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与幼儿教育相结合的目标?

2024-10-22 01:25:43家庭观念1

学习了梅林芳老师《园所提升家长满意度的策略》,我一方面觉得受益匪浅,另一方面也针对平时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我觉得《园所提升家长满意度的策略》这个大标题明显的将园所和家长定格为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关系,这是不对的,幼儿园不同于其他服务行业,因为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和进步,幼儿教育的重要性已经日益彰显。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对人类的发展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它包括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三个部分。 幼儿园教育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为指导,以一支经过严格培训、德才兼备的专职教师为中坚,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宗旨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家庭教育是一种没有专门计划和明确目标,随环境而转移的,以潜移默化的“亲子”影响为主的离散性教育,分散在千家万户之中,因家长的文化修养、社会地位、道德观念的不同而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 幼儿园教育要想能获得高质量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幼儿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幼儿家庭教育的目标是与幼儿园教育目标紧密相连的,这就决定了两者的教育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一致性和相关性,幼儿家庭教育如果能积极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就可以使幼儿园教育得以顺利开展,使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保持其完整性、 连贯性,并可取得较为显著的教育成效;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很好地配合幼儿园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园教育的质量大大下降,这将会影响到幼儿的发展与进步。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 “ 双臂 ” ,缺一不可,在幼儿发展过程中,各自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只有让两者相互结合 、 相互作用 、 相互取长补短,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两者的教育优势。 那么,家长应如何配合幼儿园对孩子进行同步教育呢? 一、家长应走出家教误区。首先,家长应该明确教育孩子的责任,明确家庭教育是终生的,幼儿园教育是暂时的,更要明确幼儿期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有些家长总认为,把孩子送进幼儿园,无论孩子的身心发展或行为习惯培养都应由幼儿园负责,极少甚至从不过问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更有甚者把对孩子的教育责任都推给幼儿园,动辄向老师兴师问罪。孰不知父母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家长的言行、态度,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 其次,家长要明确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必须严爱有度和严爱结合,科学地爱孩子。在对孩子的教育态度上,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严厉苛求,对孩子的差错动辄训斥打骂;而有的家长又对孩子的不良行为和无理要求百依百顺,无原则地迁就,过分溺爱放纵,这都会使孩子形成不良行为和习惯。要知道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成功起着很大的作用。许多中外科学家成长的事实都说明,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将会使孩子受益终身;而养成不良的习惯,则贻害无穷。正如英国哲学家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的力量,这可以主宰人生。”要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只停留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还要求家长积极地配合,与教师一起研究幼儿的个性特点,找出原因,与教师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达成共识,取得教育孩子协调一致性,配合幼儿园共同对孩子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在幼儿园幼儿在老师的要求下,能独立自主的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是在家往往就衣来伸手、饭来张口 ,家长的一味包办造就出来的往往是一些高智商低能儿。要知道爱不能代替教育,严格要求是爱的体现,正如法国教育家卢梭所说:“有些人过分严格,有些人过分迁就,这两种情况都应当避免。” 再次,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不能只重视知识积累,而轻幼儿个性行为的发展。有部分家长到幼儿园时,只关心孩子的所学知识的多少,却从不过问孩子的行为表现,甚至对老师反映孩子的不足之处,从不究其原因,只喜欢老师报“喜”不报“忧”,久而久之,孩子也会自我膨胀,乃至只能接受表扬,不能面对批评和挫折。 二、积极配合,与幼儿园教育同步 首先,家长要密切、主动地配合班级教师实施教育计划,正确要求和教导孩子,创造条件使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互促进,巩固教育成果。如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上的要求,要家园一致,给孩子明确的生活准则,培养其良好的习惯。 其次,家长要多到幼儿园与班级教师联系,主动沟通,不但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也把幼儿在家的表现如实地反映给老师,共同协调配合,针对孩子的优缺点,及时给予表扬或纠正。 三、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家长活动,重视家园联系。 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举办的各种家长开放日活动,注意及时与班级老师联系,这不仅可了解孩子在园的行为表现和各方面的发展,还可满足孩子的心理需要。 此外,家长也必须用教育理论知识武装自己,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以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效能。 总之,只有家长坚持家庭与幼儿园教育并重的原则,形成方向一致的教育合力,才能在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工作中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jtgn/468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