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性?
方法1:为孩子树立正确榜样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行为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长自身的行为方式对孩子的榜样作用至关重要。如果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坚持原则、注重自我约束,并体现在行动上,就会对孩子起到强有力的模范作用。反之,如果家长喜怒无常、做事随心所欲,不考虑后果,孩子就会学到同样的行为风格。
方法2:引导孩子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
婴儿时期,孩子完全没有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完全受冲动与欲望的影响,很难长时间做一件事情。
到了幼儿时期,孩子逐步发展自律的能力。这时候的家长和老师,应该注意帮助和引导孩子。比如孩子喜欢吃糖,有的父母会把巧克力藏起来,尽量不让孩子发现,可是一旦孩子发现,就可能吃得没完没了。如果换个方法,把十块糖一次给孩子,然后告诉孩子多吃糖的坏处,并和孩子商量好每天只吃两块,孩子答应了,就要求他按规定去做。开始时孩子可能不能按规定去做或做得差一点,但是作为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能训斥,鼓励他继续努力。时间长了,孩子就会有所作为。一个非常经典的教育例子是:家长事先告诉孩子:“桌上有糖,你可以选择吃或者不吃,如果能够坚持到下午还没有吃,就会有更多的糖。以此让孩子切身的体会到诱惑在自己身边的感觉以及克服诱惑后的心理成就。孩子渐渐就有了一定的自律。
方法3:让孩子掌握控制自己行为的技能
也许有的孩子已经明白了自律的道理,知道要自我约束,知道该干什么事情,而什么事情又不能做。但是,孩子毕竟还很小,有的时候还是不能很好的约束自己、控制自己,常常是事后后悔。此时,父母可以提供专门的训练活动帮助孩子。如做手工、剪纸、下棋、画画等需要集中注意力、静下心来才能完成的活动,同时提出时间、质量上的要求,长期坚持下去,使孩子逐渐形成自律的能力。
方法4:延迟对孩子需要的满足和抵制欲望
不要总在第一时间满足孩子的愿望,不要让孩子的欲望膨胀。如果你的孩子在商场里看到了一个自己中意的玩具,非常喜欢,提出让你买给他。咱们家长当时不一定马上答应他,而是可以适时的和孩子提出要求——这些要求可以是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和需要学习的方面。等孩子通过一个阶段达到了以上的要求,再作为礼物送给孩子。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帮助孩子知道只有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而且也让他们真正的学到了东西,改变了以往的不良习惯。
方法5:让孩子学会时间管理
父母亦可与孩子一起调校闹钟,让孩子学习自己起床。设定孩子某个时段做某件事,如几点到几点看电视,几点到几点读书,等等。
方法6: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孩子责任心的发展基本上是认识先到位,行为稍滞后。这是因为,孩子预见事物发展结果的能力和自我控制力比较弱。父母不要直接给孩子一个唯一的行为后果,而是给他提供两个以上的选项,提高他的自我管理能力。
方法7:适时正确地激励与称赞孩子。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