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观念 > 正文内容

安慰家长分离焦虑的话?

2024-09-14 02:03:30家庭观念1

,您和您的孩子正在经历人生第一次的分离阶段,以上都是分离阶段焦虑的表现。这对你们来说都会非常难熬,但同时也是异常宝贵、值得珍惜的一段体验,更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经的一段旅途。因此,请您耐心看完以下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您对于“分离焦虑”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

在了解分离焦虑之前,我们首先要认识另一个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关键概念:

【依恋】

依恋,依据心理学家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1969)的描述,表示我们对于生活中某一特定个体的强烈情感联结。在父母与婴儿之间,这种关系是相互的——婴儿对父母产生了依恋,父母也对婴儿产生了依恋(没错,这就是孩子上学您哭惨了的原因)。当然,依恋的形成在婴幼儿的早期生活阶段,可能不仅仅发生在与父母之间,还可能发生在与主要教养人之间,因为婴幼儿教养人/看护者为他们提供基本的生存需要,满足他们日常的情感互动需求,通俗点说:我爱你,因为你喂养我;我爱你,因为你奖赏我。

随着婴幼儿与教养人/看护者逐渐建立起亲密的情感纽带,他们开始经常表现出一些与教养人相关的消极情感反应: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 】

分离焦虑Separation Anxiety,指婴幼儿在同依恋对象分离时表现出的恐惧和戒备反应。当婴幼儿产生分离焦虑,即表示他们开始有能力将熟悉的事物和不熟悉的事物加以区分。在与熟悉的教养人/看护者分离时,婴幼儿会本能地对陌生的面孔、环境感到恐惧,这其实是他们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这种心理一般出现在6-8个月大,14-18个月大时达到顶峰,然后其频率和强度在婴儿期和童年期都会逐渐下降(Kagan , Kearsley , & Zelazo,1978; Weinraub & Lewis,1977)。

当他们从家庭迈入学校时,他们不得不承受这种分离的恐惧和痛苦。鲍尔比(Bowlby)通过观察把婴儿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 反抗阶段--嚎啕大哭,又踢又闹;

• 失望阶段--仍然哭泣,断断续续,动作的吵闹减少,不理睬他人,表情迟钝;

• 超脱阶段--接受外人的照料,开始正常的活动,如吃东西,玩玩具,但是看见母亲时又会出现悲伤的表情。

【分离焦虑的表现】

其中,最痛苦难熬的莫过于反抗阶段。这个阶段里,孩子会因个体气质、性格、家庭环境的差异,产生不同程度的反抗:

• 适应能力好的孩子有轻微的情绪反应,但是能够正常参与集体活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jtgn/4518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