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观念 > 正文内容

体现传统家庭教育的典故有哪些?

2024-03-30 10:25:55家庭观念1

一、体现传统家庭教育的典故有哪些?

曾子杀猪

这是一则很有名的家庭教育故事,曾子的妻子要上街,她的小儿子哭闹着也要跟去,她哄他说:“你回去等着,我回来杀猪让你吃肉。”妻子刚从街上回来,就看到曾子真的要杀猪,她急忙阻拦道:“我只不过是跟孩子说着玩,哄他的。”曾子说:“同小孩子是不能开玩笑的。孩子年幼没有知识,处处会模仿父母,今天你欺骗他,就是教他学你的样子骗人,这不是教育孩子的好办法啊!”于是,曾子杀了那头猪,煮了肉给孩子吃。

遇物则诲

唐太宗非常注意对太子李治的教育,他的教育方法是“遇物则诲”,就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抓住遇到的事物,进行相应地教育。在太子吃饭时,就对太子说:“你要是能知道生产粮食的艰辛,才会常有这样的饭吃。”见到太子骑马,就对他说:“你若能知道马应该有劳有逸,而不把它的力气用尽,那么才会常有马骑。”见到太子乘船,就对他说:“水可以把船浮起来,也可以把船掀翻。百姓如同江水,君王如同船只。”

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死去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经常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二、体现传统家庭教育的典故有哪几个?

第一,“曾子杀猪”:身教重于言教

曾子是孔子晚年重要的弟子,被后人尊称为“宗圣”。和曾子有关的教子故事是“曾子杀猪”。据说曾子有一次想要去赶集,孩子哭闹非要跟着一起去,曾子的妻子为了哄孩子就说:“你如果听话不跟着爸爸去集市,等爸爸回来给你杀猪炒肉吃。” 曾子的妻子本来是说的一句哄孩子的谎话,但是曾子从集市回家之后,果然把家中的猪杀掉给孩子炒肉吃了。

这个故事流传了两千多年,带给家长朋友最重要的启示就是,身教重于言教,家长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言而有信,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同时也说明,教育孩子是一件大事,决不能当成儿戏,随意用谎言欺骗自己的孩子。

第二,“孟母三迁”:环境影响教育

孟子生活的时代比曾子稍晚,也是重要的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亚圣”。和孟子有关的教子故事是著名的“孟母三迁”。孟子小时候父亲死得早,他的母亲为了教育他成才,三次搬迁住处。

第一次搬迁的住处靠近墓地,由于经常看到别人出丧,调皮的孟轲也学会了哭丧。孟母发现之后,不得不再次搬家。第二次他们搬的住处靠近集市,年幼的孟轲又学会了模仿商贩叫卖,孟母发觉后再次搬迁。第三次他们搬迁的住处靠近学校,孟轲潜移默化渐渐变得知书达理,长大之后终于成为一个著名的大学问家。孟母三迁的故事主要讲的是环境对孩子成长的重要影响作用,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长对此一定不能够忽视。

第三,“画荻教子”:寒门也出贵子

画荻教子出自《宋史.欧阳修传》,讲的是北宋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幼年的故事。欧阳修幼年丧父,家境非常贫寒。但是他的母亲非常具有远见,为了培养欧阳修成才,在买不起纸和笔的情况下,欧阳修的母亲在地上铺上沙子,用芦苇在沙子上写字,教欧阳修认字。欧阳修长大之后,不仅成为文学家,还先后做了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大官,成为北宋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

“画荻教子”的故事启迪家长朋友们,家庭贫富不是决定孩子能否成才的关键因素,只要父母用心教育,再贫寒的家庭也能培养出有出息的孩子。

三、山西的传统美德典故有哪些?

《亲尝汤药》讲述的是汉代文帝孝行的故事,是《二十四孝》中第二则故事。前汉文帝,初封代王,辖区在今山西东北部。生母薄太后常病不起,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今天来看,虽然这些记载有夸大阿谀之处,但是他的孝行却确实被人们一代代认可了。

董永卖身葬父

董永(今山西运城人,传有家谱),汉朝时期的人物,古代流传行孝历史模范。其家境贫寒,幼年丧母,与父相依为命。父去世后,董永卖身至一富家为奴,换取丧葬费用,是《二十四孝》中卖身葬父的主角。

山西孝友代表张仲

公元前822年,西周宣王时的卿士尹吉甫,张仲是尹吉甫在中都邑(即山西平遥)的一位好友,尹吉甫谢世后,张仲以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扬名天下。从西周宣王时起,张氏家族便以张仲为榜样,言传身教,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并世代相传,成为家风,以至名垂青史,流传至今。

郑兴,孝义大孝堡人氏,性至孝,家贫母病重,思食肉心切,即割股奉亲,母食后身体康宁。孝心闻名于朝,唐王李世民下旨将“永安县”赐名为“孝义县”,后人学习郑兴,有居义有仁义郑兴遗风。

明代人包实夫,孝义阳泉曲人氏,年末回家遇一猛虎,包跪求曰:家有七旬老母尚待己养,容养老送终方来还账。虎晓以理,义虎回岗。后有“孝拜虎岗”之称。

郭巨,汉朝人,相传孝义县马庄营人。家贫,母体弱多病,欲以乳供养。心思:子可再有,母不可复得。故夫妻相商将幼子卖掉,然祖谱还藏于地下,谁料掘地寻祖谱时天赐黄金,夫妻返家孝母。

唐朝时,永安县苏家营村,有一妇人姓唐,其婆母崔夫人年迈多病,齿落不能进食,故唐氏以乳奉亲,对其温良恭顺。求医抓药,百般护理,终使婆母病愈安享天年,名留后世后人修庙敬仰。

四、中华传统美德成语典故有哪些?

太多了,随便写几个。卧薪尝胆、岳母刺字、精忠报国、孝感动天、卧冰求鲤、三顾茅庐⋯

五、传统家庭教育的典故?

一、孟母三迁

1、故事:

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2、道理:

父母用心良苦,竭尽全力培养孩子。孟母三迁,即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多次迁居,煞费苦心。

二、曾子杀猪

1、故事:

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去,她的儿子一边跟着她一边哭,他的母亲说:“你回去,等我回家后为你杀一头猪。”妻子到集市后回来了,曾子就要抓住一头猪把它杀了,妻子制止他说:“刚才只不过是与小孩子闹着玩儿罢了。”

曾子说:“小孩子是不能和他闹着玩儿的。小孩子是不懂事的,是要靠父母而逐步学习的,并听从父母的教诲。如今你欺骗他,是教他学会欺骗。母亲欺骗儿子,做儿子的就不会相信自己的母亲,这不是把孩子教育好该用的办法。”于是曾子与妻子决定马上杀猪烧肉。

2、道理:

讲述了曾子用自己的行动教育孩子要言而有信,诚实待人。同时这个故事也教育成人,自己的言行对孩子影响很大。待人要真诚,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将自己的子女教育成一个待人不真诚的人。

六、传统幼儿家庭教育的内容?

1.帮助幼儿度过入园适应期

离开了熟悉的家庭环境,入园初期多数幼儿会产生不安全感,表现出焦虑、害怕、厌恶甚至反抗等状况,严重影响到该阶段幼儿的正常生活;家长则会感到不习惯、不放心,从而造成消极影响, 更延长了幼儿的适应过程。

幼儿出现不适应是一种常见现象。解决不好孩子入园适应期,将影响他们此阶段的身心发展;而适应时间的长短则往往与家长的行为态度密切相关。

家长需在幼儿入园前一段时期有意识地减少幼儿对家人的依恋,让幼儿多融入同龄人的活动;入园后要随时关注幼儿在家中的情绪、胃口、睡眠等情况;当幼儿出现较为强烈的情绪反应时,不采用骂、压、恐吓等方法,需通过不断的情感交流来稳定幼儿的情绪;要经常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幼儿的适应情况,寻找原因并共同商讨和采用恰当对策。

2.家庭体育活动促进幼儿体质发展

当前幼儿体质发展状况并不理想,尤其是心肺功能、腿部力量的弱化问题比较突出。家庭住房条件的改善减少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机会;电视和游戏机的普及减少了幼儿户外活动的时间;家长包办代替的做法减少了幼儿动手锻炼的机会,以及不太合理的营养膳食结构等影响了幼儿的体质发展。

促进幼儿体质发展是该年龄段幼儿发展的首要任务;生动活泼,形式多样,方便易行的家庭体育活动是十分有效的增强幼儿体质的手段。

家长确保幼儿每天有1-2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让幼儿多在阳光下玩耍、多呼吸新鲜空气;节假日带幼儿外出活动,在自然环境中锻炼幼儿的体质;可利用民间的传统游戏因地制宜地开展体育活动,全家一起参与;并定期(如半年)对幼儿的体质发展情况进行检查。

七、关于传统典著的名言?

1、二人同心,其力断金。——《易经》

2、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

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4、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后汉书》

5、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6、 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鄘风·相鼠)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大序)

7、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八、什么是传统蒙学?传统蒙学典的代表著作有哪些?

中国传统蒙学教材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等等。

目前,学术界所称的蒙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上讲,泛指古代启蒙教育,包括其教育体制、教学方法、教材等内容;狭义上讲,专指启蒙教材,即童蒙读本。

古代,儿童“开蒙”,接受教育的年龄一般在四岁左右,现在也有一种观点认为,四岁恰好是儿童学习汉字的最佳年龄段。

九、能体现传统家庭教育的典故?

在传统家庭教育中有许多典故可以体现其教育理念和价值观。其中最为经典的故事之一是《孟母三迁》。这个故事讲述了孟子的母亲为了给孟子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断搬家的故事。在这个故事中,孟母展现了传统家庭教育强调的环境对人的影响以及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通过这个故事,人们理解到环境的重要性以及父母为了子女的教育可以付出努力和牺牲。这个典故也体现了传统家庭教育中重视亲情和家庭价值观的理念。孟母为了子女的教育不断搬家,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对子女未来的重视。同时,这个故事也传递了家庭价值观的重要性,即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心和支持。总之,《孟母三迁》这个典故体现了传统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包括环境对人的影响、父母对子女教育的重视以及家庭价值观的重要性。这些理念对现代家庭教育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十、赵匡胤的典故有哪些?

赵匡胤的典故有:陈桥兵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烛影斧声等。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jtgn/379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