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庭观念 > 正文内容

蒋干、陈景润是什么样的人?

2024-03-19 03:15:15家庭观念1

一、蒋干、陈景润是什么样的人?

蒋干两次过江,两次中计。不仅葬送了曹魏的83万人马,连曹操本人也差点命丧黄泉。难怪后人评价蒋干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

然而,他确实是个狗屁不通的蠢才,是个两脚书橱式的笨蛋。虽有一肚子学问,却一点也没用到点子上,只能干些别人瞌睡来了,他赶紧送个枕头的蠢事,最后葬送了他为之效忠的曹魏军队。

由此看来一个人有学问是一回事,会不会办事又是一回事。西汉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虽然出身卑贱又没什么学问,却成了击败匈奴的一代名将。而有着一肚子学问的蒋干却干一件事坏一件事,成为后人谈笑的资料。

至于后来草船借箭,那个进言放箭的又是蒋干。我想这是编剧者冤枉了他。所谓众恶皆归,曹孟德岂肯再将他当作宝贝乎?

周瑜还有点小聪明,蒋干则十足是脑子灌水。

二、请问历史上或者现实生活中和《三国演义》中的蒋干很像的人,性格呀 做事方面的那些

自以为是,交织着自卑与自负

有小谋略,往往被人说精明,但只是小聪明

为达到目的会不择手段

三、中明写周瑜,蒋干,还暗写了谁?结合它的内容分析这3人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还有蔡瑁 张允两个替罪羊

四、蒋干渡江有何企图?周瑜明知其来者不善,为何还与其同塌,抵足而眠、快快快,今晚就要写完,

蒋干过江,周瑜对蒋学长极尽嘲讽刺激--蒋干是布衣身份,而周瑜已经是大都督,周围众将也是威名赫赫,所以把这场名义上欢迎蒋干的酒会称为“群英会”.

群英会上,“面前设金银器皿,光射眼目。”这是特地刺激蒋干的寒酸;“文官武将,各穿锦绣之衣”,是对比蒋干的“纶巾布袍”;群英“起来把盏,必须夸其才能”,这是暗指蒋干无能;周瑜又领着蒋干看自己在军中的排场,并继续刺激他:“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矣!”

连番刺激之下,蒋干“面如土色,心似刀锥”,心态已经失去平衡,对周瑜产生了满腔怨愤。

周瑜暗暗观察,见火候已足,索性继续刺激他,“瑜自起舞剑作歌”,唱了一首“功名歌”,刺激还没有立功名的蒋干。“瑜自起舞剑作歌。众拍手而和之。歌曰:大丈夫处世兮,立功名。功名既立兮,王业成。王业成兮,四海清。四海清兮,天下太平。天下太平兮,吾将醉。吾将醉兮,舞霜锋。歌罢慷慨,满坐尽欢,独有蒋干,寸心欲碎。”

蒋干已经起了歹意,想祸害一下周瑜。周瑜马上装醉,带他进了自己的中军帐同睡。

一个原本善良的小人物,当他想害人时,也就是动动手边的东西。

于是“擦干眼泪陪你睡”的蒋干,趁周瑜“醉倒”的时机,偷翻桌上文书,看到了一封上写“张允、蔡瑁谨封”的信,“暗读之”,原来里边是要出卖曹操的意思,蒋干如获至宝。

其实,稍有点脑子的人就会想到:蔡、张投靠曹操后,得到丰厚的封赏,再投孙权,孙权不会封赏他们更多,而且二人家族老小都在曹操手里,更兼曹操实力明显占优,他们怎么可能叛逃到孙权处呢?况且二人真要背反,也不可能把自己的名头暴露在信封上;周瑜读完这样的密信,不是烧掉,就是秘藏,怎么可能放在“帐内桌上”那么明晃晃的地方?

蒋干失去了理智,更兼平时没干过这路事,所以轻易上套。

周瑜继续表演:与“江北来的密使”还商议了一番。回来睡下。蒋干趁“机”跑了。回到曹营,蒋干马上汇报了“情报”.曹操初战受挫正在焦躁,加上本来就不信任荆州人,冲动之下杀了蔡瑁、张允,杀完就后悔,省悟自己是上当了。

罗贯中为什么要写“群英会”的故事呢?

这段历史说明:一个做大事业者必须着力避免的性格缺陷,是自以为是、猜忌部下。这样的人,纵使手里有十分强大的资源,也将难以成事,甚至会自毁长城。而性格有缺陷的人,在遭受刺激或惊吓的状态中,也容易被利用,成为反间的棋子(指蒋干)。

蒋干性格上由于自卑,常常缺乏自我价值感,他一直是在用讨好的心态来面对别人。这无关能力,完全是心态的问题。

五、三国演义四十五回 文章是如何塑造周瑜、蒋干的人物形象

周瑜略施雕虫小技,其实不算什么,蒋干就被骗了。

罗贯中的意思是:周瑜还有点小聪明,蒋干则十足是脑子灌水。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jtgn/37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