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民族性格形成的家庭教育原因?
1 缺乏理性,重视自己的直观感受
地理、文化、信仰,"战斗民族"俄罗斯为何会形成"独特"的民族性格
俄罗斯给世人的直观印象就是直言不讳、敢说敢做。先不说那些平民百姓,但是国家领导人就闹出不少国际笑话。例如叶利钦总统嗜酒如命,有过不少次在外交场合喝到酩酊大醉的传奇经历,他自己在访问中国的时候,明知自己已经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后还是喝了半斤茅台。
另外一位赫鲁晓夫1960年在联合国大会会议期间因不满菲律宾外交官的指责,用双拳拍打桌面,并且把鞋子脱下来猛敲桌子表达抗议。其实俄罗斯这么感性,恣意而为的性格源自于他们的思维方式。
与西欧国家重视理性反思不同的是,俄罗斯重视直观感受,认为人们能够接受到的知识都是来源于自身的存在,生活体验就是在自我与外部存在之间的唯一联系。
他们还认为人的内在自由具有无比崇高的地位,其他一切外部条件都是对自己的束缚,因此他们提倡遵从内心的召唤,不必遵守外部的法律、规则等条条框框。
2 强调集体与平均,不善于计算。
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经说过:“俄罗斯人天生有一种像蜜蜂一样贴在一起,挤成一团的性格特征。也正因为如此,俄罗斯人比其他民族更加热爱自己的故乡、民族与国家”。在人际交往中,俄罗斯也不像德国和北欧国家那种的天然冷漠,而是乐于敞开心扉,互相交流情感。
当我们走在俄罗斯的大街小巷,即使碰到陌生人的一瞬间,很有可能会感觉到他们的亲切与热情。
地理、文化、信仰,"战斗民族"俄罗斯为何会形成"独特"的民族性格
与他们强调集体相伴而生的另一大性格特征就是追求平均,他们一贯看不惯西方资产阶级那种精于计算,重视钱财,自私自利的商业作风,反而十分慷慨,从不计较。
就像在这次新冠疫情期间,俄罗斯援助中国直接带来了36吨的救援物资,但是他们的飞机在机场卸下货物转身就走了,让我们还没来得及说声感谢。
3 做事容易走极端,非黑即白。
俄罗斯人爱走极端,追求纯粹,讨厌无是无非的一种中间状态。与我们中华文化所追求的中庸之道不同的是,俄罗斯人认为“中庸”是一种极具贬义色彩的状态。
他们追求非黑即白,俄罗斯人不能忍受的就是旧时期欧洲各城邦那种小国寡民的市民生活,即使俄罗斯灭亡,也不能终日无所事事,无所追求。其实这一点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早期祖先恶劣的生活环境关联很大,他们常年的寒冷导致耕作时间十分短暂,因此普通俄罗斯居民绝不能忍受终日懒懒散散的活着。
4 不是朋友就是敌人,排外思想浓厚。
做事容易走极端,渴望纯粹就导致了俄罗斯人的第四个性格特征:排外思想浓厚。俄国诗人丘特切夫曾这样形容国俄罗斯:“我们不能用一般标准去理解俄罗斯,在俄罗斯身上总存在着特殊的东西。”
可能也正是因为俄罗斯所信仰的东正教的缘故,这使得他们不认可任何佛教、伊斯兰教甚至是基督教内部的其他分支,他们始终认为自己的东正教是唯一纯洁、正宗的上帝宗教,其他都是外来与敌对的。
与此相关,他们的爱国情感往往也充满着排外思想,追求集体,崇尚平均也仅仅限制在他们本民族内部而已。。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