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态度 > 正文内容

齐白石对待画画是什么态度?

2024-09-17 19:25:36工作态度1

齐白石是一位很尊重生活真实的艺术家, 他没见过的东西不画, 若非实物, 一生未敢落笔。 当记不清芭蕉叶是向左卷还是向右卷的时候,他也不敢勉强画芭蕉叶卷抱秋花的词句。 他同时又是敢于突破生活真实的艺术家, 在花鸟家中是最具浪漫诗情的一位。92岁那年, 他画了两幅 枟荷花影枠, 其中幅荷花下弯, 幅荷花上弯, 有趣的是在两幅画中,荷花的倒影总和荷花本身样不合情理地朝一个方向弯曲, 都有一群蜡虾追逐, 只有岸泊勺人才可以看到, 而水中的珊蚌根本不可能看到荷花的倒影。

它是那么不合生活的情理, 而又备受欣赏者的喜欢。 就在这不合生活和科学情理而恰合在艺术情趣的思维中, 照见了齐自石老人却有颗童真浪漫的心。 这是现实中之超现实、 科学中之超科学的艺术思维, 因超以象外, 遂得其寰中。 齐白石不拒斥吸纳西方文化, 甚至曾经表示,如果不是年龄人了, 他也要学习西方绘画。 但在艺术创新, 为此, 他一再变法求新, 开创了文人画转向大众画的新局面。如今, 美展频繁, 尤其是个人画展, 隔三岔五就冒出一个, 似乎支撑着画坛的繁荣景象。

参观画展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快事。 而且又可免挤公交车之苦。 因为画展开幕那天, 朋友必驾自家车来接我去看。 不久前, 我见识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国画展。 仅花篮就摆了数十个, 还有剪彩、 鸣炮、 吹吹打打等节目。 但展出的作品却难以恭维。 国画界根据意境的深或浅, 大或小, 将作品分为佳品、 妙品、 神品等, 习惯上又称为上品或精品。

而比较粗糙, 没有意境的行画, 应酬画, 统称为下品或无品味的画。 意境一词源于晚清学者王国维的 枟人间词话枠。 尽管前人对意境这一美学范畴从理论和实践上作过探讨, 如气质说, 兴趣说, 神韵说等等, 但真正提出了整套意境论者只是王国维。 表现在文艺作品包括某些园林艺术、 盆景艺术的意境。 实质上只能通过视觉传达成的, 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境界。 即言外之意, 弦外之响。 如果说意境是作品的灵魂, 有意境者生, 无意境者死。

凡能永生的作品, 皆是意境隽永者。 如齐白石的 枟发财图枠、 徐悲鸿的 枟群马图枠、 黄胄的 枟洪荒风雪枠、 吴凡的 枟蒲公英枠 等等。 画如其人与意境似其人, 是相辅相成的, 表面上是一张画或一个雕像, 其实是他的思想与人格的表现。 令我们看了, 不但欢喜赏玩, 尤能发生感动, 造成精神上的影响。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gztd/4534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