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态度 > 正文内容

请教:《日出》里面的陈白露应该如何分析?如题 谢谢了

2024-03-08 06:45:23工作态度1

一、请教:《日出》里面的陈白露应该如何分析?如题 谢谢了

你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 1,社会因素:由于作品描写的是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都市生活,并且深刻的揭示了陈白露悲剧产生的社会根源。 2,个人性格因素:陈白露具有双重性格,一方面她玩世不恭而另一方面她对生活进行嘲讽和厌倦。这种双重性格是社会造成的,她是个交际花,深入了社会黑暗的泥淖,但是受当时资产阶级的影响她又有着追求个人自由的性格,另一方面,在她身上也有小资产阶级的自尊心,由于社会的不满足她就有着自卑感。这样一来,她的性格是个矛盾体,这种矛盾的性格让她不能在那个社会生存下去,必然,她的命运有着浓烈的悲剧气氛。

二、大家能告诉我一下曹禺中陈白露的人物形象吗?最好详细点.谢谢.

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人生最大的苦痛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在曹禺先生的经典之作《日出》中陈白露的人生悲剧,无不诠释着这样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

陈白露是半殖民地大都市中的交际花,一方面追求奢华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她在精神上又厌恶这种生活。《日出》的悲剧意义在于揭露了金钱物欲世界对人性的扭曲和异化,使一个美丽聪明的年轻女性走上了自我毁灭之路,激起人们对金钱社会的憎恶。

陈白露受到过新思潮的洗礼,有着自己活泼、纯真的“竹均”时代,渴望有一个意中人和幸福的家庭,她独自到社会上闯荡,原以为凭借自己的年轻美貌和聪明才能,能在身会上闯出一条路来,但却不幸落入黑暗社会的陷阱,论为一名交际花,过着寄生的生活。按理,她如果自甘堕落,一直麻木下去,凭她的美貌,她的聪明,即使是潘月亭破产了,也许会有李月亭、王月亭及金八爷之类的有钱、有权的人来赖以委身,直到灯枯油尽。可她偏偏是清醒的,每当奢华过后,夜深人静时她就感到一片空虚,找不到自己的归宿。“她爱生活,又厌恶生活”。她厌倦上流社会勾心斗角、尔虞我诈、醉生梦死的糜烂生活,但又无法抵御这种生活对她的腐蚀;她知道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对自己残酷的折磨,但又无法自拔;她不想这样生活下去,但又离不开这个丑恶的地方;她虽然不能自拔,却还想救人,当她亲眼目睹“小东西”等社会底层的人们被摧残、被蹂虐,痛苦地在生活中挣扎,而想有所反抗,尤其是当她知道小东西打过金八,便连声自语:“打的好!打的好!打的痛快”。陈白露从这个女孩身上看到了许多自己所缺乏也希望有的东西。她承认太阳要出来了,但太阳不属于她,她只能沉没在黑暗中,所以,当她赖以寄生的银行家潘月亭破产,巨额债款无法偿还时,她只得在日出前服毒自杀。

三、陈白露的悲剧实质何在?如何评价这一人物形象?

在曹禺的戏剧《日出》中,陈白露的悲剧实质是:

她作为一个交际花,缺乏独立的经济基础,所以当一直给她钱供她享受的银行经理潘月亭被全剧幕后最可怕的人——金八爷在股票和地产市场上欺骗,导致破产后,她就失去了金钱来源,也无法支出租住豪华大旅店的房钱和日常开销。

她又是个有着相当虚荣心的女性,这使她不愿意和方达生离开城市,也就脱离了民众,无法摆脱上层社会人物对她的玩弄。

所以等待她的命运必然是提前死亡,事实上,陈白露就是服安眠药终结自己一生的。

这一人物形象可以作如下评价:

曹禺塑造这一人物形象,目的在于通过陈白露的视角,揭示当时社会“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

陈白露,作为一个交际花,这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人物形象,传统的观点总认为这些人是腐朽生活的象征,但在曹禺笔下却得到了辩证的分析。

陈白露不只是攀龙附凤,出卖肉体的虚荣女性,她身上还残留了母性的爱与关怀,例如她对人物“小东西”的保护态度。

她嘲笑男人为名为利的短浅行为,但她却不得不依靠有名有利的男人支持日常生活开销,所以她的生存基础具有矛盾性。这样的矛盾恰恰暴露了当时社会的动荡。

这一切,都是曹禺辩证描写戏剧人物的体现,也是陈白露这一人物形象存在的重要意义。

四、《日出》读后感 急 急 急 急

近来,拿出书架上落满灰尘的一本旧《日出》翻看,渐渐明白鲁迅先生的一句话—— “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日出》已不仅仅是书中各色人等的悲剧,更是一部社会的悲剧,生命的悲剧,青春的悲剧。

书中的陈白露是一个矛盾、颓废、但同时又热爱生活、厌恶生活的人,她热爱生活的安逸舒适,纸醉金迷,但同时她又极度的鄙视憎恨着生活中的丑恶和不平、痛苦和龌龊。她性格自傲、高贵,但又脆弱、不安。但她的那颗天真、深沉、自由的心从来都是自己的。所以她喜欢日出、阳光,甚至是窗外的雪花。她醉生梦死、得过且过,虽然她也并不甘心这样的沉沦下去,但是除了等待她似乎又别无选择。她确实等到了,等到的只是死亡之神的声音,于是她终于解脱了,回到大自然中去了。

书中还有不少个性鲜明的人物,如方达生、李石清、潘经理、黄省三、顾八奶奶、金八爷、小东西等等。在这样一个充满悲情、充满动荡的大社会环境中,白露等人的悲剧是注定的、无法避免的。

李石清一直想顶住眼前的困难和压力,并且想着各种不堪、猥琐、可怜、可鄙的办法给自己一个出头的机会,但终究还是毁灭了生的希望。

相比之下的黄省三的命运更让人唏嘘不已,他是个懦弱、可怜的社会下层市民,他想要拼命的活下去,但别人不让他活,他们逼他去死。于是他终于破灭了生活的希望,将自己的儿女们通通毒死然后再自行了断生命。可笑的是,他真的想死的时候,他们又不让他死,说他精神有问题,获得了自由。这种求生不能、求死不能的状态让这个可悲的小人物终于无法再支撑下去了,于是他终于疯掉了。

还有无辜可怜的“小东西”,陈白露救了她,但却保护不了救她,充其量,只是将她的悲剧稍微推迟了一小会儿而已。

剧中唯一的超然一点的人物就是方达生,他有着自己的思想和灵魂。他想要去帮助哪些需要他帮助的人,他想带白露走,他想给她正常光明的生活,但终究也只是给自己的心灵增加了点伤痛而已。整个城市、生活、社会都在倾覆,能逃得了的又有几个。“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我们能感觉到的是作者在方达生身上寄托的一些理想和希望,仅此而已。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gztd/370028.html

标签: 读后感日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