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态度 > 正文内容

锣鼓乐器的介绍

2024-02-28 15:33:20工作态度1

锣鼓乐器的介绍

锣鼓是中国民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乐器,是戏剧节奏的支柱,中国戏曲中的唱念、表演、舞蹈、武打,都具有很强的节奏性,而锣鼓是一种音响强烈、节奏鲜明的乐器。下面就跟随我的步伐一起来了解一下锣鼓乐器的相关知识吧!

锣鼓乐器的概述

不论什么剧种,戏曲锣鼓都不外乎锣、钹和鼓这两大类。其中,因各类乐器的形状、型制与制做、使用上的不同,而又有许多品种。锣钹类有:钲锣、筛锣、大锣、小锣(手锣)、马锣、镗锣、云锣;大铙、钹、大钹、水钹、齐钹、镲钹、小钹、铰子、碰钟等。鼓类有:单皮鼓(班鼓)、怀鼓、堂鼓(唐鼓)、大鼓、盆鼓等。作为打拍子用的尚有檀板、梆子、木鱼等。每种乐器以其音调高低宽窄的不同,又有着许多品种及其名称。

演奏锣鼓时,必须把各种乐器有组织地编排配合起来,由鼓板指挥才能奏出有节奏、有规律的各种音响。各剧种在乐器品种、音色调门的选择上,乐器的数量和组合配置上,以及所演奏出来的各种节奏型花样(一般称为“点子”,有的称为“牌子”)上,大体都与剧种演唱风格相结合,形成本剧种的独特风格。如京剧锣鼓基本上由四种乐器组合而成:大锣、小锣、钹、鼓板(鼓、板是两种乐器,鼓是单皮鼓,板为檀木板,两者都由鼓师掌握,故列在一起)。依照特殊的需要,有时并加用堂鼓、小钹,用以表现特定的情景、气氛和戏剧情绪。

锣鼓的组合运用,大体分为3类:第1类由大锣、小锣、钹、鼓板组成,以大锣为主体;第 2类由小锣、鼓板组成,以小锣为主体;第 3类由钹、小锣、鼓板组成,以钹为主体。以上,第1、第2类组合所演奏的各种“点子”和顷是常用的;第3类只是在特殊情况下使用。这几类由于乐器配置不同,其音响效果、情绪表现也就不同。同一种点子,可以分别用 3种组合形式奏出,虽然节奏一样,名称相同,但由于其中主要乐器的不同,音色、音量、力度等的变化,所表现的情调和渲染的情绪也因之迥异。

锣鼓乐器的特点用途

配合身段动作

唤渗陆戏曲表演程式性的规范动作,称为“身段”。

角色的上下场势,和在场上的动作表演,都要依照脚色行当,人物身份、性格、感情、行动和其所处的规定情景,需要用不同的锣鼓点子给予配合,以帮助表现身段动作的规整性和情节、情绪上的连贯性。

引导和结束唱腔

在汉族戏曲艺术中各种人物的唱腔,其开始之前和收住之后,或唱段与唱段之间的衔接、变换,需用锣鼓点子作为起止和交代,锣鼓能起到指示唱腔的板式类别和歌唱速度等作用。

伴奏念白、加强语气

戏曲的念白与吟诵诗句、引子,都是有韵律的。在一段念白的开始与结束,或大段念白,律句、偶句之间,或从念白过渡到唱腔时,都常用锣鼓穿插,用以承前启后,点明句逗,划分段落,从而加强节奏感,烘托语气、语势上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辅助表现喜怒哀乐等感情。

烘托气氛、渲染情绪

戏曲中戏剧气氛、情绪、环境、情景,常需要借助于乐队伴奏的配合喊乎渲染。当管弦之声不足以表现时,锣鼓便发挥它特定的作用。

另外,锣鼓有时也兼作一些音响效果,如表示风雨雷电的各种自然现象,这也是传统戏曲中的一种借助手段。

锣鼓乐器的节奏类型

在汉族戏曲中锣鼓的名目繁多,结构复杂,但却有几种基本节奏类型,它们是构成各种锣鼓点子的主体或骨干。以京剧锣鼓而论,基本上有下列类型:

冲头类型

这种节奏型的特点,是大锣与铙钹的音响在强弱拍位置上交替出现。如将大锣音响以 k表示,铙钹音响以C表示,则为‖:kc:‖这一节奏音型的任意反复。这种节奏类型,在京剧锣鼓中运用得颇为广泛,是其他许多锣鼓点子的结构基础。

长锤类型

这种节奏型的特点,是大锣与小锣的音响,分别出现在强拍与次强拍上,而铙钹的音响则出现于两个弱拍上。如以 t表示小锣音响,则这种节奏型为‖ :kc te:‖的任意反复。这种节奏型也可以灵活变化,可以是四拍子形式,也可以是二拍子乃至散板的形式。

闪锤类型

这种节奏型的特点,是它具有六拍子的效果,大锣与铙钹音响分别出现于强拍与次强拍,而小锣两次出现于弱拍,形成‖:kt ct:‖这种节奏音型的任意反复。不过由于传统戏曲很少用六拍子或三拍子,因此在实际演奏时,这种节奏音型仍用二拍子处理。

纽丝类型

青海民歌的特点是什麽?青海最具代表性的民歌是什麽?

青海民歌的类别及其音乐特色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西北部与新疆接壤,西南与西藏相连,东南与四川毗邻,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相邻.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在七十二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汉,回,藏,撒拉,蒙古六个民族.境内高山兀立,河流纵模,荒漠平原同生,雪山湖泊相映.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儒,释,道及伊斯兰几种宗教文化并存.复杂的地理环境与多样的人文背景造就了青海民歌丰富的内容与多彩的艺术个性.现依其歌种分别述略如下.

一,花儿

花儿是流传于汉,回,土,撒拉,藏,东乡,保安,裕固八个民族之间,分布在青海,甘肃,宁夏,新疆四处省区的一种山歌.青海民间 称少年.花儿唱词的基本结构一般是四句体七音或九音单字尾与七音或八音双字尾相间,即奇句奇字尾,偶句偶字尾.六句或多于四句的其它句式都是四句体结构的变异曲式.花儿中经常使用各种衬词,这些衬词与相应的旋律结合在一起,使花儿的旋律连结自如,扩展从容,表达情感的感染力加强.同时也用这些衬词命名曲令.花儿的曲式结构基本上属于扩充的上下句体,上下句幅长度不等.其音阶以五声性的商,徵调式最为多见.依其音乐风格的不同,可分为三种.一是汉族回族花儿;二是土族花儿;三是撒拉族花儿.

1,汉族回族花儿

这是青海花儿中数量最大,流传最广的一种花儿,是青海花儿的主体.主要流传在青海东部农业区的湟源,湟中,大通,互助,平安,化隆,民和,乐都,循化各县及西宁市,海南州的贵德县,海化州的门源县等地.这类花的音乐特色在于四度音程的跳进和音列上的迂回运动,其中商徵型的基本音列起着主导作用,有时会强调角音或以清角代替角音的手法来冲淡曲调中商徵型的四度音的跳动感,由此而形成一种淡淡的忧伤.旋律以商,徵,商为基本框架,而以商音到角(或清角),羽音到宫音的运动为媒介,形成单纯,质朴,明快的音乐个性.

2,土族花儿

这是流传在以互助地区为中心,辐射至大通及邻县的以土族为主要流传民族的花儿,其曲调委婉柔美,内在而含蓄.土族花儿以徵商五声调式为旋律构成基础,它不是广泛的使用四度音程的跳进,而以级进的旋法和句尾的大幅度下滑音形成自己的特色,使曲调具有单纯,明朗,飘洒的特点,旋律进行中常用商音到商音的八度内迂回级进,在上行和下行中突出和强调宫音在旋律中的支持和稳定作用,体现了土族人民含蓄,纯朴,真挚,恳切的内在艺术风格和心理素质.

3,撒拉族花儿

主要流传在循化,化隆,同仁和民和等地区,其曲调是以羽音为中心,商,角为骨干音的音列构成.撒拉族花儿除了最基本的常见商徵型曲调之外,多数是建立在小调的基础之上.它的曲调内在古朴,极富歌唱性.旋律运动常是角音列羽音的四度跳进和商音列羽音的迂回下行或是宫音到羽的三度下行.一种是旋律平衡流畅,充满抒情气质的小调色彩,一种是活泼明快,富于弹跳性的小调色彩.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gztd/3667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