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考工记中老宅象征意义?
《考工记》:王安忆,上海的老宅,承载的,不仅是沉重的历史
王安忆这次要写一本让更多读者读得动、读得顺而且喜欢读的小说。在她的手下,语言变得老道,干净利落,再不拖泥带水,也绝不是那种针脚密密缝的繁复锦缎般的大段文字。在这里,她疏墨勾勒,留白甚多,寥寥数字的短句,节奏轻快而紧凑,却有了阅尽人世的老者闲坐说前朝的功力,轻声细语娓娓道来中,自有一种岁月历练后的苍劲。
而这种轻快的阅读感受背后,却是另一种入木三分。时代纵横捭阖,世事载浮载沉,而这样的背景中的人,或是力争上游,或是随波逐流,或是所谓顺其自然,以不动应万变,总都带着些唏嘘感慨。而在这本书中,最为精彩、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常常构建于暗夜之中。从开篇阿陈返回老家在夜色中看到的突兀白墙,到后来他独自幽居宅中,翻检各种老物件,以及避人耳目在黑夜中清点、偷食、烹葡国鸡,等等等等,暗夜中的老宅自始至终占据了全书重要的篇幅。
但在这本《考工记》中,很多人物最终都并未站立起来。我们常常读到许多小说,写的是大时代背景下人物命运浮沉的不可掌控,因之扼腕叹息。而这本考工记,也许原本用意不同,所有的人物似乎都只是波云诡谲的时代变迁的见证者,或点缀,或参照,或坐标。亦如同那座老宅,看着人来人往,城头王旗几变幻,只那八仙过海的雕饰与水缸里的两条游鱼,日升月落,首尾相衔,活过了所有的风风雨雨。
全书历史涵盖了一段抗战,一段十年风波,也因这两端坎坷留下了两个人的死亡,都让我觉得不太满意。一段抗战留下来的只是一个误食毒蘑菇的女同学,且被反复忆及。对于在那段兵荒马乱的战争岁月里辗转内地流离千里的一个人的经历来说,似乎过于轻盈了些。而后来的动荡时期,大家也都能安然无恙保得全身,仅有一个苏北来的汪同志被迫自尽,大约也是无奈于现在的时局点到为止。
而老宅究竟意味着什么?尽管封面上就写着“上海别传”的字样,但读者依然可以有自己的各种解读。这座老祖宗精心构造的宅子,经过了百年间的战火、离弃、羞辱、霸占,最终被后人重新发现,却又无法摆脱被视为敛财工具,被冷漠利用的命运,并在各种利益的争斗中再度颓败下去。这不也如同整个古老中国绵延千年的文化传统、审美意趣乃至家园意识?
难得的是尽管被百般欺凌,却依然有人将它视为珍宝,有人为他奔走呼号,有人为他扼腕叹息。然而这当然也抵挡不住它被西方传来的现代化社会生活方式取代、以期的现实。那一栋栋钢筋水泥的新造房屋楼厦包围着他,不断紧逼,留给它一个日益狭小逼仄的空间,让它成为这个求新求快、日新月异的“新时代”里不思进取的反面例子。
所有的后人都无法避免搬出这座老宅的命运,住进一套一套商品房屋中去。而老宅也命数已尽,即便它得以被保护和保留,它已不再是一个家,没有人居住,没有了生气,变成了一个容器,或证物,一块化石,一块碑。这难道不是一个所有人远离地理、文化和精神上的家园,漂浮在以进步主义、资本主义为根基的“现代社会”的苍茫大海之上,沦为无家可归的亚细亚孤儿的现代寓言么?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