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论语中的君子之道,并说明在今天有何意义?
论语》 君子之道
在中华文化发轫之初,“君子”是人们对于为官者的称谓,其中所蕴含的道德要求,是全体社会成员对于权力阶层所抱持的理想期待。以后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君子”概念逐渐脱离了权力意义,成为普通民众的人格向往,形成中华民族的集体人格规范。
所谓“君子之道”,即成就君子之途径,就是君子的核心价值观。辜鸿铭先生说:“孔子全部的哲学体系和道德教诲可以归纳为一句话,即君子之道。”本文拟就《论语》一书中所蕴含的君子之道作一浅析。
1 君子人格的道德根基是“仁”
君子人格的第一要义,就是必须具备爱心。儒家把这爱心归结为一个字——仁。孔子说:“仁者爱人”。爱心的体现,首先是爱人——爱父母兄弟,爱姐妹同宗,爱邻里师长,爱同事友朋,爱同胞手足,爱异族异邦,爱弱势穷苦者,爱老迈残疾人,爱志同道合者,爱异见陌生人……总之,爱一切人。孔子管这种对人类普遍的爱心叫做“泛爱众”。孔子认为爱心的培养首先要从“孝”、“悌”开始,即从爱父母、爱兄长、爱亲朋做起,由亲亲而亲民而亲天下。爱心扩展开去,由爱人而爱物——爱花鸟虫鱼,爱草木走兽,爱山川河流,爱风雪雷电,爱地球,爱月亮,爱太阳系,爱银河系,爱宇宙,大爱无疆。
在当代语汇中,我们经常会用“为富不仁”“麻木不仁”“不仁不义”等词句,来表达对小人的鄙视,说明今天的中国人,仍然以“仁”与“不仁”作为衡量人格的道德尺度。
作为执政者的君子,怀着忠爱恻怛之心,无条件地为全体公民求利益谋福祉,这便是仁的行为,这样的出发点变成国家的政策,政府的行动,这便是施仁政。君子执政,必须具有对人民的同情之心,体贴之意,关爱之情。孔子说,执政的道理,无非是仁与不仁罢了,就这么简单。(孔子曰:“道仁,仁与不仁而已矣。”)
仁是儒家的核心理念。孔子为实现“天下归仁”的理想而奔走呼号了一生。《论语》中讲到“仁”的地方,达109处之多。其中直接将行仁爱人列为君子道德首义的就有十几处。君子行仁,主要表现为:珍惜人的生命;尊重人的权利;宽恕人的过失;对优秀者抱持由衷赞美与鼓励之意,对贫弱落魄者深怀同情怜悯之心;居庙堂之高,须施仁政、行善举,修己以安人以安百姓,克制个人及集团私欲,实现天下为公;处江湖之远,也须修内守善,积仁致道,锤炼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自觉。即使没有条件接受基本教育的普通百姓,也须恪守“孝亲“的道德底线。
2 君子人格的价值尺度是“义”
冯友兰先生说:“道德方面的应该,无条件的应该,就是所谓义”(《中国哲学之精神》)。当代语汇中的“普世价值”,其意思接近或大致相当于义。先秦诸子几乎人人口不离义,其中《论语》24次讲到义。
如果一个事件发生在我们面前,或者有人提出一个貌似伟大的理论,我们凭什么判断它是好事还是坏事?是真理还是谬误?我们如何决定是赞成它跟着它走还是反对它与它斗争?这里有一个价值判断的尺度,它会帮助我们做出正确的选择。这个尺度,就是——义。凡是合乎义的,便是好,干就对了。比如行义举、尽义务、张义帜、入义师、见义勇为、义不容辞,甚而至于舍生取义、慷慨就义。凡是不合乎义的,便是不好,应该回避或反对。比如不义之财不要贪,不义之人不要做。
君子,古代的统治者,当他走上权力的中心,面临着实行什么样的路线、政策,走什么样的道路、方向,设计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经济模式、法律体系、文化生态等等所谓治国安邦的大问题时,他必须做出判断,决定取舍。而这判断取舍的依据,就是义。凡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尊重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顺应世界发展的大方向主潮流的,就是合乎义,就应该办,可以干。反之,则为不义,不如不干,否则越干越糟。
3 君子人格的行为规范是“礼”
古代祭神致福的仪式叫“礼”,也叫“礼仪”或“仪礼”。这种仪式都很庄重、规范、严肃,后来引申出社会行为的法则、规范的含义。周代在行礼的时候,开始演奏高雅、严肃的音乐,这种配乐的礼仪,也叫“礼乐”。礼乐具有示范、规矩、法制、文化、文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等含义。
在古代,礼是维持社会政治秩序,巩固等级制度,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关系和权利义务的规范和准则。礼既是中国古代法律的渊源之一,也是古代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人,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有条件有机会,就一定要学习礼,尽早学会适应社会的规矩,否则将会遭到社会抛弃。孔子曾劝诫弟子们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并对他的儿子孔鲤说:“不学礼,无以立。”(《论语·季氏》)一个不懂礼法的人,不可能取得成功。礼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辩证地看,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礼作为中国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养成起了重要作用,有它的历史功劳,今天应该加以继承和弘扬。但礼制中也有很多糟粕,必须扬弃、改造,加进适应现代化的、国际化的新内容,才可以用来向公民普及、教育。对包括礼制在内的传统文化不加分析地一概肯定和一概否定都不是科学的态度。
4 君子人格的科学态度是“知”
知是君子人格构成的要素之一。孔子说:“知者不惑”,什么事都明白,这不那么容易,连孔子自己都说无法完全做到。一个无知的人,也许会做出某些壮举,他可以因此被称为英雄,可以当模范,但他绝不是君子。冯友兰先生说:“智是人对于仁义礼的了解。”如无了解,那么即使他的行为合乎仁义,也并不是仁义的行为。
君子“知”的范围极其广泛。《论语》要求君子做到知言、知人、知耻、知礼、知“道”、知命等等。知言就是能通过他人的言语准确了解人家的内心。知人就是善于与人沟通,了解别人的心思优长就像了解自己有几个手指一样。孔子说:“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别人不了解自己倒没多大关系,就怕自己不了解别人)。知耻就是有羞耻之心。孔子说:“知耻近乎勇。”知礼就是懂法守法,言谈举止都在规矩礼仪的范畴内。知“道”,就是明确人生的大目标,明白自己该干什么,能干什么,绝不胡来。知命就是懂得事物发展的规律,能够顺应天命,不做逆潮流而动的事情。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知,从学习中获得,到实践中锤炼,日积月累,最终铸就智慧美的人格。子贡说:“学不厌,智也。”君子一定是爱学习、会学习、学得扎实通透、终生学习不够的人。虽说爱学习的人不一定都能成为君子,但不爱学习的人一定不会成为君子。学习的途径无非是两条:一是向前人学习,这就要读书;二是向今人学习,就是要注重实践,在现实生活中学习。
5 君子人格的操守宗旨是“信”
“仁、义、礼、知、信”是儒家最重要的理论范畴,也是最重要的道德规范。汉代董仲舒名之为五常。除五常外,孔子在回答子张问仁的时候,又提出了仁的五种行为表现——恭、宽、信、敏、慧。早期儒家胪列的十种修养规范,均有信在其中。“信”即诚信、信用、信仰、信誉、信任。孔子说:“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信则人任焉”,“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君子信而后劳其民”,“君子义以为质,信以成之”。孔子甚至认为,在必要的时刻,国防军备可以放弃(去兵),经济建设可以不顾(去食),但民众普遍的“信”却决不可丢失(《论语·颜渊》)。一个人若信用破产,他将无以立身于社会;一个政权若失去民信,则这政权必亡;一个民族若无信仰,岂能自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信坚守,小信变通。孔子说:“君子贞而不谅。”像仁义这种永恒的道德必须坚守,而对早已过时的理论、废旧的规章以及那些像八股一样的陈词滥调必须果断放弃。朝令夕改,翻云覆雨,固非君子所为;而死守官运亨通遗训旧制,裹足不前,宁做僵化的标本遭人唾骂,也不肯顺应潮流,做改革的先锋,这样的“君子”,更加可悲。所以信与不信之间,蕴含着巨大的胆魄与智慧。
6 君子人格的目标追求是“道”
君子所追求的道,例如“君子谋道不谋食”的道,是道义、公理的意思。孔子说:“志于道”(《论语·述而》),就是明确地把自己人生的目标定在对“道”的追求上。古人认为,人生于世,闻道是最重要的事。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道之达致,自然离不开学习。孔子的弟子子夏说:“君子学以致其道。”《论语》开篇“学而时习之”,其中的学,即指学道。“四十五十而无闻焉”的闻,也是指闻道。
君子把“道”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首先必须克服物欲的诱惑。孔子说:“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读书人有志于真理,但又以自己吃粗粮穿破衣为耻辱,这种人,不值得同他商议了)。”孔子所说的“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固穷”、“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等等,都是这层意思。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颜回,是克制物欲、悉心闻道的典型。孔子赞扬他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颜回向孔子请教什么是仁的时候,孔子回答他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就是克制己私。奉行仁义,修炼道德,必须克去己私。求道必苦。
其次,道的实现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投入终生。不要期望做一两件善事或者苦干十年八年,道就实现了,没有这么简单。所以君子必须从心理、意志、体力上做好为道奋斗终身的准备。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论语·泰伯》)虽然物质上清苦,时间又很漫长,但君子的精神是快乐的,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在君子与小人之间切换来切换去。有时候做君子的时间长一些,有时候也免不了施展点小人伎俩,偶尔干出点不仁不义的糗事。这都是可恕可谅可以改正的。“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过则勿惮改”,孔子虽然期望每个人都成为君子甚至圣人,但他十分宽容,允许我们犯点小错。
7 君子人格的胸怀境界是“宽”
仁者包容天下,宽以得众。小肚鸡肠者,寡友少朋,难成大事。为政的君子,尤其如此。官居高位,肚量要博大,胸怀要宽阔。俗语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小至舢板扁舟,大至航空母舰,都能容得下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