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情观 > 正文内容

如何看待死亡?

2024-08-18 16:59:43爱情观1

死亡相对于生命,总是感觉有点沉重。

但是,从生到死,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过程。

任何人都不能逃避。我从客观的角度、医学的领域来说一下:怎样看待死亡?

-1-

什么是死亡?

在我们的印象里,在影视剧里,判断一个人的死亡,总是要看看他呼吸是否存在、瞳孔是否放大?但是这样的判断方式出现失误的几率比较大。

到了近现代,医学越来越发达。对死亡的判断包括脑死亡和心脏死亡。

脑死亡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

①自主呼吸停止.并在施行人工呼吸15分钟以上、停止人工呼吸3~5分钟后仍无自主呼吸。②深度昏迷。对各种外界刺激如疼痛、呼吸均完全失去反应,亦无任何自主运动。③脑干及各种反射(如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光反射)消失。④脑生物电活动消失,脑电图波平坦。⑤脑血管造影显示脑血液循环停止。

虽然有些学者认为与心脏死亡相比,脑死亡更科学、标准也更可靠。

而且在脑死亡阶段进行器官移植是最好的阶段。

1968年,哈佛大学提出医学界最权威的“脑死亡”标准:

包括脑干功能在内的全脑功能不可逆和永久的丧失,脑死亡者临床上虽有心跳但无自主呼吸,脑功能已经永久性丧失,无论采取何种医疗手段都将发展为心脏死亡。

但是,真正在脑死亡阶段接受移植手术的比例很小。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患者家属虽然同意捐献器官,医生也已经宣布患者脑死亡,但是患者的心跳依然存在,在我国的传统意识里,只要还有心跳,就要一直抢救,就不接受死亡的事实。

除了传统意识,还有法律风险。

哪一个医生敢做这样的手术?做完后被告上法庭怎么办?

在发达国家,脑死亡后接受器官移植的比例超过90%。

-2-

如何正确地看待死亡?如何体面有尊严地选择死亡方式?

随着医学的日益发展,很多医院针对癌症患者开展了临终关怀。

虽然安乐死在我们国家还没有合法化,但我觉得这样的选择其实是最有尊严的选择。

我见过太多家庭,尤其在确诊癌症晚期的时候,家属强烈要求手术、放疗、化疗。在短短几年时间内花光家庭全部的积蓄,最后,患者在痛苦中逝去。

有多少临终的患者,最后经历气管切开、用上呼吸机,在重症监护室24小时不停地治疗、抢救,也无济于事?

英国的桑德斯博士首次提出并倡导实行临终关怀。

什么才是临终关怀呢?

尊重患者是首要的。它的目的不是治疗,而是减轻患者的痛苦。

患者内心最需要什么?帮助他们实现。

医生和护士会针对患者的性格、病情,循序渐进地告诉患者,让他直面死亡,而不是一味逃避。欺骗他们。

在患者有限的生命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亲切,让他们有时间回顾自己的一生,有机会尝试自己想做的事情。

当然,尊重患者的隐私是最重要的。当患者的意愿与家属有冲突的时候,尊重患者是首选。

谁都会面对死亡,谁都有那么一天。

我们自己可以选择体面、有尊严的死亡方式。

即使不能实行安乐死,也可以让自己的余光更加灿烂。

幸子说:我要像大象那样,悄悄地死去。

大象是多么聪明的动物?它们会预知自己的死期,悄悄地远离象群,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安静地死去------

大象都能保留最后的尊严,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文字:谁家庭院木樨香

图片:来自网络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aqg/439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