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爱情观 > 正文内容

小孩头的别称?

2024-04-01 00:04:57爱情观1

初⽣:婴⼉;⼀说婴为⼥,男则为孩。婴同膺,膺为胸,是指初⽣⼉要抱在胸前喂哺。

 “嫛婗” :初⽣婴⼉。

汤饼之期:婴⼉出⽣三朝,称为“汤饼之期”。语出刘禹锡《送张盥诗》。 

“满⽉”:婴⼉出⽣满⼀个⽉称为“满⽉”,也叫“弥⽉”或“诞⽉”。弥是满的意思,所以弥⽉即满⽉。诞⽉来⾃《诗经?⼤雅?⽣民》第⼆章的⾸句:“诞弥厥⽉。”这⼀章是写后稷诞⽇的情况的。诞是发语词,“弥厥⽉”是说满了怀孕应⽤的⽉数,后来就⽤“诞⽉”指出⽣满⽉。如苏轼《贺坤成节表》:“恭临诞⽉,仰祝圣期。” 

第 1 页

“晬”:⼩⼉满⽉、满⼀百⽇或满⼀岁都称为“晬”。因为晬是满⼀周期的意思。满百⽇称“百晬”,满⼀岁称“周晬”。

百晬、周晬本指⼀种风俗,孟元⽼《东京梦华录?育⼦》中曾有记述:“⽣⼦百⽇,置会,谓之百晬;⾄来岁⽣⽇,谓之周晬。”《颜⽒家训?风操》中也说:江南风俗,⼉⼥⼀周年时为其制新⾐,洗浴装饰,“男则⽤⼸⽮纸笔,⼥则⽤⼑尺针缕并加饮⾷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这种习俗也称为试晬或抓周。因此,“百晬”和“周晬”也成为百⽇和周岁的别称。宋代

⼈吴⾃牧《梦梁录?育⼦》:“(⽣⼦)⾄来

第 2 页

岁得周名⽈周晬。”李商隐《骄⼉》诗:“⽂葆未周晬,固已知六七。”不满⼀周岁称“未晬”。如陆游《⼭村经⾏因施药》诗之⼀:“曩⽇见公孙未晬,如今已解牧鸡豚。”曩⽇即昔⽇。 

襁褓:不满周岁。 

“旬岁”:指⼩⼉周岁。周岁还称为“旬岁”,旬也是满的意思,所以旬岁即满⼀岁。因“周”与“环”同意,古⼈⼜将满⼀岁称为“环岁”。

初度:指⼩⼉周岁。语出清代⽂学家程允升《幼学故事琼林》。后来亦泛指⽣⽇为“初度”,如六⼗岁⽣⽇称为“六⼗初度”。 

孩提:幼⼉时期。⼩孩⼆三岁称“孩提”或

第 3 页

“孩抱”。《孟⼦?尽⼼上》:“孩提之意,⽆不知爱其亲也。”赵歧注:“孩提,⼆三岁之间,在襁褓知孩笑,可提抱者也。”《汉书?王莽传上》:“百岁之母,孩提之⼦,同时断斩,悬头竿杪。”《后汉书?李善传》:“(李续)虽在孩抱,奉之不异长君。” 

鸠车之戏:五岁⼉童。明代王志坚《表异录?⼈事》说:“⼩⼉五岁⽈鸠车之戏,七岁⽈⽵马之游,⼜抚尘⽽游。”晋代张华《博物志》说:“⼩⼉五岁⽈鸠车之戏,七岁⽈⽵马之戏。”鸠车是古代⼀种⼉童玩具,抚尘是堆沙之类的游戏。这是⽤⼉童爱作游戏的特点代指年龄。

⽵马之游、抚尘⽽游:七岁⼉童。 

第 4 页

七岁,换⽛之期,称悼、龆龀、毁齿。

另有冲龄、孩提、总

⾓,⾓是孩⼦头上扎的⼩髻。 

⼗岁,古称“幼学”之年,典出《礼记·曲礼》上:“⼈⽣⼗年⽈幼,学。” 

髫年:⼥孩7岁。 

龆年:男孩8岁。 

总⾓、黄⼝、黄童:指童年。“⾓”指古时⼉童头上的⼩髻,故名。语出《诗经》,如《诗·卫风·氓》“总⾓之宴”,⼜《齐风·甫⽥》“总⾓兮”。以后称童年为“总⾓”。陶潜《荣⽊》诗序:“总⾓闻道,⽩⾸⽆成。

第 5 页

”也叫“黄⼝”或“黄童”,雏鸟黄⼝,⽤来⽐喻⼈的年少,故名。《淮南⼦·氾论训》:“古之伐国,不杀黄⼝。”韩愈《元和圣德》诗:“黄童⽩叟,踊跃欢呼。”

垂髫:指童年。古时童⼦未冠,头发下垂,因⽽以“垂髫”代指童年。潘岳《藉⽥赋》:“被褐振裾,垂髫总发。” 

 “髫童”、“毁齿”:⼉童,叫“髫童”或“毁齿”。“髫”是下垂的头发,古时⼉童未冠,头发下垂,所以

第 6 页

叫髫童。⼜⼉童到七⼋岁时乳齿脱落,更⽣新齿,所以⼜叫毁齿。柳宗元《南岳云峰寺和尚碑》:“元⾂硕⽼,稽⾸受教;髫童毁齿,踊跃执役。”⼜合起来称“髫龀”(龀,换齿)。明·焦竑《⽟堂丛语》,卷之七:“⽅孝孺髫龀已善属⽂。” 

悼、龆龀:指⼉童。⼥孩7岁,男孩8岁。语出《韩诗外传》卷⼀:“男⼋⽉⽣齿,⼋岁⽽龆齿……。⼥七⽉⽣齿,七岁勺。” 

⾦钗之年:⼥⼦12岁。 

⾖蔻年华:⼥⼦13岁。⾖蔻是多年⽣草⽊植物,产岭南,其花很美,尚未⼤开的花形如怀孕之⾝,南⽅⼈称为含胎花。诗⽂中常⽤以喻指少⼥,语出唐·杜牧《赠别》诗:“娉

第 7 页

娉袅袅⼗三余,⾖蔻梢头⼆⽉初。”后来⼈们常称⼥⼦⼗三、四岁为“⾖蔻年华”。也⽤于⽐喻处⼥。

“⼆七”之年:⼥⼦14岁。取⼆七⼀⼗四之意,如南朝陈后主《车飞伯劳歌》:“年时⼆七犹未笄,转顾流眄鬟鬓低。” 

及笄之年:⼥⼦15岁称“及笄”或“笄年”。“笄”,即⼥⼦束发⽤的簪⼦。古时⼥⼦⼗五岁盘发插笄,表⽰已到出嫁年龄,故称。此典出《礼记·内则》:“⼥⼦……⼗有五年⽽笄。”郑⽞注。“谓应年许嫁者。⼥⼦许嫁,笄⽽字之;未许嫁,⼆⼗则笄。”后因以“始笄”、“及笄”、“笄岁”谓(已经许嫁的)⼥⼦⼗五岁。如清代王⼠祯《池北偶谈?谈献三?抱松⼥》:“宣

第 8 页

城诸⽣罗恺妻孙⽒,年始笄,遇兵变,从姑避⼭中松下。”《儒林外史》第⼗回:“鲁⽼先⽣有个令爱,年⽅及笄。”宋代柳⽔《⽃百花》词:“满搦宫腰纤细,年纪⽅当“笄岁”(宫腰指⼥⼦的细腰)。《聊斋志异·青凤》:“右⼀⼥郎,裁(才)及笄⽿。” 

  “束发”或“成童”、“童”:男⼦15岁左右称“束发”或“成童”,这时应该学会各种技艺。《⼤戴礼记·保傅》:“束发⽽

就⼤学,学⼤艺焉,履⼤节焉。” 古代男孩将头发由两髻(总⾓)束成⼀髻叫做“束发”,束发表⽰已到少年期,故⼜叫“成童”。归有光《项脊轩志》:“余⾃束发,读书轩中。”《后汉书·李固传》:“固弟⼦汝南郭

第 9 页

亮,年始成童,游学洛阳。”李贤注:“成童,年⼗五也。” 

志学之年:男⼦15岁称“志学”。《论语·为政》:“吾⼗有五⽽志于学。”后来就以志学为⼗五岁的代称。

破⽠年华、碧⽟年华,⼆⼋年华:⼥⼦16岁称为“破⽠”、“及⽠”。“⽠”字可以分剖成两

个“⼋”字,“破⽠”就是把⽠字拆开,⼆⼋⼀⼗六,故称。本来男⼥皆可⽤,但诗⽂中多⽤于⼥⼦。翟灏《通俗编·妇⼥》:“宋谢幼盘词:'破⽠年纪⼩腰⾝’。按俗以⼥⼦破⾝为破⽠,⾮也。⽠字破之为⼆⼋字,⾔其⼆⼋⼀⼗六⽿。” 晋⼈孙绰《情⼈碧⽟歌》

第 10 页

之⼆:“碧⽟(⼥⼦名)破⽠时,郎为情颠倒。”如同⼆七⼀⼗四,⼥⼦16岁称⼆⼋。本来男⼥皆可⽤,但诗⽂中多⽤于⼥⼦。如苏轼《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诗:“⼆⼋佳⼈细马驮,⼗千美酒渭城歌。”⼥⼦⼗六岁还可称“碧⽟年”。如唐·李群⽟《醉后赠冯姬》诗:“桂影浅拂梁家熏,⽠字初分碧⽟年。”梁家熏指⼥⼦美丽的眉⽑,梁指东汉外戚权⾂梁翼,史称其妻“⾊美⽽善为妖态,作愁眉。”黛指眉⽑。 

少年,称“弱年”,“弱龄”或“弱岁”。弱,年少。晋陆云《兄平原赠诗》附陆机《赠诗序》:“余弱年夙孤,与弟⼠龙

衔恤丧庭。”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第 11 页

梁书·庚承先传》:“弱岁受学于南阳刘虬。” 

  “⼆九”:⼥⼦18岁可称“⼆九”。《初刻拍案惊奇》:“韩⼦⽂……年过⼆九,尚未有亲。”本来男⼥皆可⽤,但诗⽂中多⽤于⼥⼦。 

舞象之年:男⼦15~20岁。 

弱冠、七尺:男⼦20岁称“弱冠”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aqg/380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