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90后 > 正文内容

人的性格压抑久了,应该`会怎样?

2024-08-24 03:50:2090后1

一、人的性格压抑久了,应该`会怎样?

对身心健康造成不利

二、为什么有的人性格孤僻

一般造成性格孤僻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一些:

(1)本人气质因素。先天适应能力差,主要与遗传因素有关。

(2)幼年不幸经历的影响。研究表明,父母离婚是威胁当代儿童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种遭遇使孩子享受不到家庭的温暖,过早接受了人世间的烦恼、郁闷、焦虑的不良体验,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一道很深的伤痕。他们只好通过封闭自己,给自己创造一个较为安宁的空间。此外,在某些特殊的环境里,例如在陌生的环境里,亲人突然离去,或父母吵架、不和睦,或经常的训斥,孩子的心理承受不了这种压力,也会使孩子变得不愿与人接触,出现退缩、孤僻等现象。

(3)缺乏交际技能力和方法,导致人际交往的挫折。华盛顿大学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斯认为,许多儿童不能与他人正常交往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在生命的早期没有学会基本的社会交往技能,从而也不能以正常的方式和别人交往。

这使得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遭到拒绝或打击,如耻笑、埋怨、训斥,使他们的自主性受到伤害,随着这种失败次数的增多,逐渐变得惧怕,对交往失去信心,与别人产生隔膜,在团体中找不到归属感,便把自己封闭起来。越不与人接触,社会交往能力就越得不到锻炼,结果就越孤僻。最后他们经常处于压抑、孤独和冷漠之中,性格变得喜怒无常,难以自制,并且无法与他人进行沟通协调。

(4)抚养教育不当。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与迁就。当孩子哭闹不愿去幼儿园时,父母就依顺孩子的要求,使孩子得不到集体生活的锻炼;有的家长怕孩子与其他小朋友玩时吃亏(挨打、受气),就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让他独自玩耍。

此外,父母的粗暴对待,伙伴欺负、嘲讽等不良刺激,使儿童过早地接受了烦恼、忧虑、焦虑不安的不良体验,会使他们产生消极的心境甚至诱发心理疾病。 缺乏母爱或过于严厉、粗暴的教育方式,子女得不到家庭的温暖,会变得畏畏缩缩、 自卑冷漠,过分敏感、不相信任何人,最终形成孤僻的性格。

下面就谈谈克服孤僻性格的注意事项和方法:

(1)正确进行家庭教育。哥伦比亚大学的心理专家戴斯认为家庭是学习人际关系的第一所学校。也就是说,儿童与人交往的技能首先是在与家人的情感交流过程中形成,儿童会在与父母的情感交流中学会获得爱和表达爱的方式,学到基本的说话方式、手势、表情和交往方式。

父母在教育孩子方法上,既不能过分溺爱,也不能要求过严。过多指责,会捆住孩子的手脚,使其成为谨小慎微的人;过分溺爱易使孩子产生依赖心理,缺乏积极主动的进取精神。

(2)正确评价和认识自己和他人。一方面要正确认识孤僻的危害,孤僻只能给自己带来痛苦,没有人生的乐趣,在社会上、工作终与人不能团结协作,终将被社会淘汰;另一方面正确地认识别人和自己,努力寻找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短处。

孤僻者一般都没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有的自命不凡,不屑和别人交往;有的则过于自卑,总认为自己不如人, 交往中怕被别人讥讽、嘲笑、拒绝,从而不与别人交往。 这两种人都需要正确地认识别人和自己,多与别人交流思想,沟通感情,享受朋友间的友谊与温暖。

(3)学习交往技巧,优化性格。主动找些相关书籍,学习交往技巧。同时多参加体育、文艺等集体活动,在活动中开放自我,真诚坦率地对待他人。要敢于与别人交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同时要有与任何人成为朋友的愿望。 这样,在每一次交往中都会有所收获,丰富知识经验,纠正认识上的偏见。

三、压抑委屈抱怨,消极是怎么回事?

压抑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社会心理。心理学上专指个人受到挫折后,不是将变化的思想、情感释放出来,转移出去,而是将其压制在心理,不愿承认烦恼的存在。压抑能起到暂时减轻焦虑的作用,但不是完全消失,而是变成一种潜意识,从而使人的心态和行为变成消极和古怪起来。

压抑心理源于外部环境,也有个体自身的原因。从外部环境来讲,如果个体与环境不协调,有过多的挫折感,就可能产生压抑心理。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行为规范的影响。行为规范是调节、约束个体行为的行为准则。如果行为规范太多,过于严厉,或者规范与个体的接受程度差距甚远,个体极易产生压抑感。

2、工作学习与生活上的压力。人活于世必然要进行工作、学习、生活等实践活动。如果这种实践与人的能力相适应,个体就能取得预想的成绩,就有成就感;如果人的能力不能承担这些实践任务,或者长期超负荷的工作、学习、生活,不堪重负,个体就可能感到痛苦与压抑。

3、紧张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人有合群性,希望自己能被他人接纳。亲密的人际关系能曾强人的自信心,满足人的社会需求;而紧张的人际关系使人的精神与社会方面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个人的志向处处受挫,或“怀才不遇”,或遭人冷遇,自然会产生孤独无援的感觉。结果可能导致个体采取回避现实的行为。

从主观原因来看,有以下情况易产生压抑心理:

1、个体的某些身心条件较差。如生来长得丑陋,有生理缺陷,或者才能不及人等,都可能引起他人的讥讽和嘲笑。在他人的消极评价中,个体极易产生自卑感、自我否定感。有些人可能加倍努力,化压力为动力;有些人则可能感到压抑和痛苦,变得自我封闭或自暴自弃。

2、某此气质和性格更可能产生压抑感。气质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按心理学上的说法,人有四种典型气质即胆汁质(外向、过于兴奋)、多血质(外向、灵活)、粘液质(内向、安静)、仰郁质(内向、过于仰制)。根据气质的特点属仰郁质的人具有敏感、多愁善感的特点,对同一事物,他们的压抑感可能要比其它气质的人更明显。

压抑心理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病态社会心理现象。它存在与社会各年龄阶段的人群中,它与个体的挫折、失意有关,继而产生自卑、沮丧、自我封闭、焦虑、孤僻等病态心理与行为。挫折与压抑感之间互为因果,形成一个恶性循环圈。

神经压抑使人感到心理上的压力,我们要认识压抑心理的危害性,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工作。

1、要正确面对社会。要知道社会是一个由多元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社会有光明面,也有阴暗面;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看待社会不能过于理想化,要看到社会成员之间实际上存在不平等的地位、待遇上的差距。人与人不能互相攀比,不能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社会的公平性,而应正视社会,承认差别,努力去缩小与别人的差距。

2、要正确看待自己。遇到挫折,应先从自己的主观方面去寻找原因。“勤能补拙”,用自己的勤奋特长去弥补不足之处;坚信“人无完人”,没个人都有长处短处,只要积极有为,长善救失,“天生我才必有用”;要停止自我比较,不要担心不如别人,要自己接受自己,确立一种自强、自信、自立的心态。

3、多读些名言哲理。圣贤名人之所以成功,就是他们能从挫折中走出来。人的一生会遇到许多挫折,如何战胜挫折,到达成功的彼岸,圣贤们的思想与足迹能予以我们许多启示。

4、列出生活日程表。压抑会产生厌倦、懒惰的行为,越是懒于动手做事的人,越容易发生心理危机。为了与懒惰做斗争,不妨列出一个工作、学习、生活日程表,包括早炼、读书、工作、交友、上街、娱乐等。不论大小事情都列入其中,并认真、专心地去做。

5、主动帮助别人。乐于助人,使人精神健康。如果心理压抑者通过自愿性的工作,如社区服务或帮助邻居行动不便的老人购物,心情就会好些。你会发现只要有同情心,能够理解别人,对社会也是有价值的。

6、参加社交活动。许多沮丧的人放弃了他们最喜欢的业余活动,这只会让事情弄得更糟。为了扭转你目前的心情,不妨每天做些激烈的活动,多参加社交活动,如朋友联欢会、聚餐或看电影等。

7、坚持锻炼身体。英国教育家斯宾认为“健康的人格寓于健康的身体”。有许多精神压抑者通过体育锻炼,出一身汗,精神就轻松多了。科学家认为,呼吸性的锻炼,例如散步、慢跑、游泳和骑车等,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为这些活动让人的肌体彻底放松,从而消除紧张和焦虑的心情。

8、回归自然怀抱。当你精神压抑时,可漫步于田间地头,跋涉于山水之间,看春华秋实,听蝉鸣鸟啼,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因此产生许多联想与灵感,悟出人生哲理,以调解自己的不适心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90h/4424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