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稻用得最多的?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聊我国除了袁隆平院士之外其他优秀的农业科学家,袁隆平院士虽然不幸辞世,但是我国杂交水稻还有这几位“父亲”和“母亲”在,中国杂交水稻的事业不可能后继无人。
这里提到的中国杂交水稻“父亲”、“母亲”,绝不是要争功,而是向大家介绍一下不为公众熟知的袁老的好战友们。
杂交水稻之母谢华安:全国种植面积最大的杂交水稻是他培育的
谢华安,200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福建龙岩人。
谢华安院士
谢华安院士是在20世纪70年代参与杂交水稻研究和培育工作的,虽然谢华安当时只是中专学历,但是谢华安刻苦钻研的精神打动了身边所有人,后来谢华安被被选派为福建省协作组成员赴海南杂交水稻培育基地。
1981年,谢华安,根据杂交水稻“三系配套”理论,培育出“汕优63”。
“汕优63”由于抗病性强、产量高、米质优,并且具有广泛的适应性,迅速风靡神州大地,成为杂交水稻中的明星。
袁隆平一见到谢华安时,第一句话就说:“老谢,你的‘汕优63’已经是全国种植面积最广的品种了,祝贺你!”
谢华安院士培育的“汕优63”,2006年最高峰时期曾占据全国杂交稻种植面积的45%,累积种植面积占杂交水稻主要品种的21%,是杂交水稻当之无愧的老大。
20世纪80年代杂交水稻推广其实并不顺利,一度走到了被各省封存的地步;一直到谢华安院士培育的“汕优63”出现后,由于“汕优63”良好的抗病性才使得杂交水稻得以大面积推广。
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杨守仁教授为此曾经说过:“谢华安救了杂交水稻的命”。
与此同时,袁隆平院士虽然是国内最早“发明”出杂交水稻的农学家,但是他研究小组接下来培育“南优2号”杂交水稻的工作却很不顺利。
袁隆平研究小组一直到1974年才培育出 “南优2号”。
“南优2号”的优点是长势最好,穗大粒多,但有一个致命缺陷——抗病性差。
在洞庭湖流域推广种植后,有几十万亩“南优2号”遭遇矮缩病,颗粒无收,“南优2号”也因此被逐渐淘汰。
1991年版的《中国杂交水稻的发展》一书列出了23个杂交水稻组合。在1980年之前,也就是第一代杂交水稻品种里,只有“南优2号”为袁隆平的成果。此书由中国农科院与湖南农科院主编,主要撰稿人第一位即是袁隆平。
另一位“杂交水稻之母”颜龙安:最早培育出“野败”母本的科学家
颜龙安,江西萍乡人,200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院士发现了第一株天然雄性不育株,即“野败”后,将其中一株交给了颜龙安进行研究。
中国工程院颜龙安院士简介
根据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1972年颜龙安成为我国第一个育成“野败”籼型不育系“珍籼97”的人,即通俗的说是“母本”,它与其他“父本”的不育株进行杂交生下的“儿女”品质优良,创造了中国应用时间最长、选配组合最多、推广面积最大、效益最好的“四个之最”不育系水稻。
1982-2003年,以“珍汕97”不育系配组的杂交稻累计推广种植18.744亿亩,占全国种植杂交稻总面积的47.59%。
周开达院士:西南杂交水稻之父
虽然周开达院士已经在2013年去世了,但是我觉得有必要着重提一下周开达院士。
周开达院士铜像揭幕
因为周开达院士所培育的杂交水稻并不是目前大家熟知的由袁隆平院士开创的“野败系”,而是另辟蹊径的冈型不育杂交水稻。
根据2001年8月31日《四川日报》第一版名为“绿色王国攀高峰——记首届四川省科技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周开达”文章称,在袁隆平院士首创野败型远缘杂交水稻后,周院士不愿意吃现成饭,而是坚持另辟蹊径搞近缘杂交研究,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末培育出冈型不育系杂交水稻。
西南地区种植的杂交水稻主要就是周院士培育出的冈型不育系杂交水稻。
正因为周开达院士培育的杂交水稻是罕见的近缘杂交,所以他被称为“西南杂交水稻之父”。
周开达院士开创的冈型不育系杂交水稻也证明了我国杂交水稻研究绝不是袁隆平院士一枝独秀,而是百花争艳。
超级稻之父杨守仁:北方粳稻区王者
这里科普一个小知识,南方稻米被称为籼米,北方稻米则被称为粳米。
不管是袁隆平还是谢华安、颜龙安还是周开达院士,他们培育的杂交水稻都是籼米稻,只适合于南方。
而杨守仁教授一直坚持培育适合北方粳稻区的杂交水稻。
杨守仁教授
杨守仁教授,江苏丹阳人,1948年赴美威斯康星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学成归国;杨教授一直从事水稻理论、水稻育种的研究工作。
杨守仁教授与学生陈温福教授经过多年苦心钻研,终于培育出适合北方粳稻区种植的杂交水稻,陈温福教授也因此在200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正因为杨守仁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培育适合北方粳稻区种植的杂交水稻,他也因此被称之为超级稻之父。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