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80后 > 正文内容

三国演义中赵子龙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2024-08-03 12:06:0180后1

一、三国演义中赵子龙主要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严肃谨慎、忠心耿耿

二、三国演义赵云的性格

忠诚,沉稳,坚毅果敢

三、三国演义中有哪些没有性格缺陷的武将

三国演义作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其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是无可比拟的,在三国演义当中,有温良的刘备,有粗广义气的张飞。

那么在《三国演义》中,有哪些的武将性格没有缺陷呢,因为大家都知道,武将的缺点就在于没有文将那样的博学,所以办起事情来就显得有些突兀,所以好的性格对于武将来说,就犹如上天的恩赐,所以让我来盘点一下三国演义中,哪些武将的性格没有缺陷。

 

第一个当然是常山的赵子龙,因为赵子龙不仅饱读诗书,而且还十分的懂兵法,武艺高强,所以不仅仅是骁勇善战,而且也是有雄才大略的人,所以,赵子龙的性格并没有很大的缺陷,和脾气不好的张飞相比,赵子龙就好比上天赐给刘备的礼物,因为赵子龙可以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且在战争当中,就好像如入无人之境,势不可挡,十分的威猛,所以赵子龙的性格缺点并不是很多,第二个便是关羽,关羽为人谦虚可靠,武功高强,是刘备的拜把子兄弟,所以他深得刘备信任,为人也是十分的真正,所以刘备有这两个武功高强的人,在蜀国建国初期,帮了很大的忙。

 

 

所以,在《三国演义》中,每一个武将都有独特的特点,性格好,并不以自己武艺高强自居的人十分的少,这样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便是一个人不但要有勇更要有谋略,才会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才能闯出自己的一片天,让自己飞黄腾达,让自己平步青云。、

作者:石逸凡

太史慈,字子义,三国不可多得有勇有谋忠孝仁义之士。

转《太史慈传》

1、初生牛犊--- 一个大胆的小公务员

太史慈年轻时勤奋好学、文武双全,在东莱郡政府部门做通信员。当时因为没有电话、电报、EMIL这样的通讯工具,政府部门的公文又不能通过普通的邮局(驿站)传递,因此就要有几个年轻的工作人员专门跑腿,其实这样的通信员直到上世纪80年代政府部门里还有。太史慈应该是凭借着自幼习武而掌握的精湛骑术,通过了考试成为一个小公务员的,并且很快当上了这个通信班的班长(奏曹吏)。一天,郡政府领导亲自给他下达了一个命令,赶在州政府之前把一封奏章送到京城,情况的缘由是这样,郡领导得罪了州里的某领导,州里准备上奏章罢免郡领导的职务,可是汉代有一个滑稽而近乎荒唐的法律制度,不管谁对谁错,只要是谁先提起诉讼,谁就有理,以后不管谁再上诉和事实如何都维持原判。说到这也就不难理解,三国末期,诸葛亮去世时,名将魏延和长史杨仪都争先派人到成都告发对方要谋反,言归正传。太史慈接受命令后,日夜兼程赶到京城洛阳,到了专门受理地方事务的公车衙门,他突然发现,州里的通信员正在门口排队等待召见,太史慈不慌不忙得走到了他跟前,用京城口音(河南洛阳话)而且打着官腔说,“你从哪儿来呀?”,州里的人一看,以为是帮助引见的京城官吏,忙说:“青州,来送奏章的。”太史慈说:“奏章在哪儿,给我看一下,题款格式有没有问题。”州里的人说在车上,并连忙取来奏章,太史慈一拿到奏章,就用手里的一把利刃把奏章挑了个粉碎,为什么不用手撕呢?那时候纸张还不普及,奏章都是写在绢帛上,只能用刀划破。州里的人一看大喊,“有人撕毁我的奏章了!”太史慈一把把他拉到车上,恢复用黄县口音说:“别瞎BIA抓抓,你以为嫩就没有错了吗,嫩要不把奏章给俺,俺还能把它毁了?你这是渎职!”这时州里的人才知道这是东莱郡的人。太史慈又说:“不如我们俩都逃亡了吧。”

州里的人说:“你达到目的了,你逃亡什么?”太史慈说:“郡里让我来的目的是让我看看你们上报奏章的情况,我是一时意气把它毁了,这是违法行为,郡里也饶不了我。”州里的人觉得有理,真的逃亡了。可是,太史慈假装逃亡,他出城转了一圈,又回到了公车衙门,送上了郡里的奏章。由于先入为主,果然,京官不再受理州里的诉讼。太史慈从此扬名一时,但州官怀恨在心,为了躲避打击报复,太史慈安顿好母亲,到辽东边境地区避祸。

2、 显露锋芒---单骑突围的孤胆英雄

太史慈在辽东住了将近一年,他在辽东做什么呢?海纳认为,他可能是住在乌桓或匈奴、高丽人的部落里,这样才可以来去自由,同时,和游牧民族一起狩猎的生活中,他练就了出色的箭法,可能也经历了部落或边境民族的战争,使他有了初步的军事经历。如果天下太平,他结束流亡生活后,回到黄县老家,还会继续他的公务员生活,孝敬着母亲,抚养着孩子,最后终老一生。但就在这时,汉朝发生了席卷全国的农民大起义---黄巾军起义,东汉腐朽的统治终于得到了应有的报应,以农民起义立国,又以农民起义复国的汉帝国终于也受到了农民起义的致命一击,这不可谓不是历史的一个辛辣讽刺。在天下大乱之时,太史慈的那一点小刑事案件,已经无人关注了,特别是东莱郡所在的青州府是黄巾起义的“重灾区”。

太史慈惦记着母亲,回了黄县老家,在他离家这一段日子里,青州相邻的北海郡的郡领导、以幼年时让梨而天下闻名的孔融,听说了太史慈的事迹,认为他是一位奇才,当得知太史慈的母亲独自在家无人照料,而太史慈又是东莱郡有名的孝子,孔融就派人定期的送去米面等生活用品,太史慈回家得知后,非常感激这位素未谋面的朋友,太史慈的母亲说:“听说孔融在进剿黄巾军的时候,反而被人多势众中的黄巾军包围在了都昌城,你可以去助他一臂之力,以此来报答。”太史慈是公务员出身,从小受到的又是正统教育,因此不会去同情和参与农民的革命,同时又是报答朋友的帮助,使他义无反顾地徒步赶赴昌都,黄巾军山东军区的总指挥管亥正率部正与孔融作战,此时对昌都城的合围还没有完成,太史慈趁着夜色潜入城中,见到了孔融。他急不可耐的请求率领一支部队出城杀敌,但是可能孔融知道自己军队和对手的实力对比,也可能孔融觉得太史慈只是一个仁孝而又勇敢的小伙子,但不会有什么军事才能,所以就没有同意他的意见,但战况越来越不利,黄巾军的包围圈合拢了,昌都城的外围阵地已全部丧失,城中几次突围未果,孔融这才想起讨救兵,可是由于黄巾军起义以来,汉王朝苦于兵饷不足,让各地的地主士族自费组织民团,朝廷用加官进爵来奖赏,但这些民团各自为战,相互之间很少配合,孔融想起了与北海郡较近的平原县的县长刘备,天下都传说此人最仁义,他手下的民团战斗力极强,特别是有两个精锐营和两个勇猛的民兵营长---骑兵营长关羽和步兵营长张飞,刘备与黄巾军的战斗也从未吃过败仗。可是城已被围孔融手下没有一个人愿意突围搬救兵。都认为突围就是找死。这时太史慈主动请缨出战,孔融说:“你的勇敢我很钦佩,但现在突围确实很困难啊!”太史慈说:“我的母亲很感激您对我们的帮助,所以让我来帮助您杀敌,我自己觉得自己也有一点军事才能,对您肯定会有帮助,现在形势紧急,别人都说不行,我要也附和说不行,那我来还有什么意义?也辜负了您的知遇之恩和我母亲的期望。请您相信我一定能突围搬来救兵。”孔融问太史慈需要多少人马。太史慈说,单骑突围,只需要两个骑兵送一下。孔融虽然觉得奇怪,但还是答应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太史慈带着两个骑兵,每人背一个箭靶子,打开城门来到城下的壕沟边,城外的黄巾军认为他们要突围,马上紧急集合严阵以待,但太史慈把几个箭靶子树在一边,练习起射箭来,黄巾军都很奇怪,一会儿太史慈他们又扛着箭靶子回了城里,第二天又如法炮制,但这时黄巾军已不是那么警惕了,不过还是有担任警戒的巡逻队在防备他突围,第三天,太史慈又出城了,这时黄巾军都习以为常了,连站岗的哨兵都不发警报,可是,太史慈稍一观察周围的情况,便纵马向包围圈外冲了出去,这是三十六计的第一计瞒天过海,是所谓“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等黄巾军发现了只能派出一小队骑兵追击,太史慈一年的关外生活使他练就了如神的箭法,每次翻身开弓放箭,都能使一个追兵应声落马。这样就震慑住了追兵,使他们不敢再追赶。太史慈来到了平原县见到了刘备,说明了来意,可刘备却犹豫不决,太史慈又说:“我太史慈就是东莱郡的一个乡下人,和大名鼎鼎的孔融非亲非故,又不是老乡,但我和他都很崇尚孝敬老人和仁义诚信的儒家思想,所以意气相投相互分忧。现在孔融被黄巾包围,危在旦夕,他说您刘县长是天下闻名的大义士。有求必应的及时雨,一定会帮忙。所以让我冒着万死的困难,一定找到您,求您出兵解围,也只有您才有这个能力救我们于水火。”几句话说的刘备心花怒放,刘备假装镇定而严肃地说:“孔融大人知道世间还有刘备这个人呀。”随后便派关羽张飞率领一个主力团驰援孔融部,很快解除了黄巾军的包围。从此,孔融对太史慈更加刮目相看,常常对人说起太史慈,说这是自己的小朋友忘年交。太史慈并没有在孔融这里久留,辞别了孔融和关羽张飞,回到黄县老家,他的母亲很高兴,说:“我们终于对孔融有所报答了。”

3、 一战成名---神亭,太史慈PK孙策

后世人在评论太史慈北海救孔融这一段时,无不感叹刘备或孔融为什么不留下这个年轻的将才,海纳认为,当时的刘备起兵参加进剿黄巾军起义,只不过想通过战功加官进爵而光耀门庭,并没有争天下的野心,再者他当时也只是一个县长。而孔融这个人,是学问大于能力,尤其是毫无军事能力,如果天下太平,他最合适的职位是教育部长(大鸿胪)。而此时汉王朝的局势接二连三的发生重大变化,掌握着朝中大权的董卓被诛杀后,他的手下李傕和郭汜控制了皇帝,而当初参与讨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相互之间也开始了混战,乌程侯孙坚由于得到了皇帝遗失的玉玺,而成了众矢之的,他在与刘表的一次战斗中战死。他的大儿子孙策率部投靠了袁术,孙策为了东山再起,以玉玺为抵押,向袁术借了几千兵马,在长江下游地区开拓地盘,一时间骁勇的孙策攻无不克,被称为小霸王,朝廷任命的地方官员因此都无法立足,

这时朝廷任命了东莱牟平人刘繇作扬州刺史,刘繇和刘备一样是汉室宗亲,他的祖上被封为牟平侯,就此落户牟平,----这是一个一等的侯爵,汉代的爵位分公、侯、伯、子、男五等,从侯爵开始有封地,封地的税收全归其所有,但侯爵又分县、乡、亭三等,比如吕布被封为温侯是县侯,他的食邑封地在河南温县(温县后来出了两个名人一个是晋朝的祖宗司马懿,另一个是太极宗师清代的陈王廷),诸葛亮封武乡侯是乡侯,封地在四川武乡,关羽封汉寿亭侯,封地在湖南汉寿的一个亭(村),算是最末等的侯,但关羽的封号里有一个“汉” 字,被很多人误认为是很高的爵位----牟平也是秦代就立的郡县,因此牟平侯是个县侯。言归正传,刘繇要上任,但他的州府寿春和扬州府的大部分地盘也都在袁术手里,攻占这些地方的正是孙策,他把司令部设在曲阿(江苏丹阳),联合了其他的地方官员招募了兵马和贤才,准备夺回这些地区,并且与孙策开始对峙。

这时,在家中侍奉母亲三年的太史慈赶来投奔自己的同乡了,在天下混战形势不明的情况下,太史慈的这种隐居家中的做法也是一种无奈之举,可能是随着母亲去世,无牵无挂的太史慈准备出山了,在一片“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的局面中,太史慈无法认清谁是明主,他只能投靠老乡和朝廷命官刘繇,刘繇手下人建议让太史慈领兵,但刘繇却说:这不是让许子将笑话我吗!许子将就是许劭,就是那个准确地说出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人,他和几个士大夫经常根据名望和作为,把天下的贤才排队,每月推出一期叫“月旦评”的东西,有些类似现在的歌手排行榜,一些自认贤能的人和想求贤才的诸侯纷纷巴结许劭,而太史慈却从没上过这个排行榜,因此刘繇说出这个话,他只让太史慈作了个斥候骑兵,也就是《帝国时代2》的游戏开始时的那个探路的侦察骑兵,但是金子总会发光,一天太史慈在军营周围游荡巡逻的时候,与孙策不期而遇了,像很多优秀的指挥员一样,孙策有亲自抵近观察敌情的习惯,他当时正带着黄盖、韩当等几个团长和一个警卫班共十三个人,在侦察刘繇军营的布置和地形,而和太史慈在一起的只有一名骑兵,太史慈如果按照军规,留一个人监视,一个人回去报告,可能就会包围孙策,但是太史慈自持骁勇、立功心切,想凭一人之力生擒孙策,就径直纵马直取孙策,史书上没有详写单挑的过程,但演义里做了不错的诠释,两个人打到一百回合时,太史慈抓住了孙策的长枪,趁着孙策双手用力拉扯时,他一手抓紧孙策的枪,另一只手持枪单臂用力直刺孙策,单臂毕竟出枪速度慢,被孙策也用一只手抓住,两个人互相抓住枪杆抢夺,双双坠马,在地上又扭打起来,太史慈的后背背着几只手戟,就海纳考证,手戟并不是大的方天画戟的形状,而是一种短刀,主要功能是在马上或船上投掷,像现代的飞刀,也可以像匕首一样近身格斗使用,一会儿太史慈占了上风,把孙策压在了身下,孙策顺手把太史慈背后的手戟拔了下来刺太史慈,太史慈也顺手拽下了孙策的头盔抵挡,这时双方的兵马都已赶到,两个人才结束了PK。但作为一个普通侦察兵太史慈与勇冠三军的孙策打了平手,而从此天下闻名。神亭之战,无论在演义还是正史中都是一次精彩的单挑。

有,比如关羽过于骄傲。张飞过于暴躁。于禁性格太软。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80h/433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