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00后 > 正文内容

《朝花夕拾》中“长妈妈”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2024-04-17 05:44:2600后1

一、《朝花夕拾》中“长妈妈”的性格特征是什么

1.阿长是一个很不幸而又热望一生平安的劳动妇女。

阿长连姓名都不为人所知,可见出身之低下。她享受不到教育的权利,不识字,没文化。尤其不幸的是,“青年守寡”,在别人家做女工,一年功夫只能告假几天回家。 阿长相信命运。遭遇了守寡的不幸,在含辛茹苦的女工生涯中,她对生活并无更高的要求,但求“一年到头,顺顺流流”。她相信儿童金口,郑重其事地要孩子大年初一睁开眼就向她祝福。好像新的一年的运气,全在孩子有没有“恭喜”她,要是不说,可就惶急了,说了,开心得什么似的。 普通人都有美好的愿望。阿长这个不幸的寡妇只求平平安安,鲁迅回忆起来,对她充满同情。

2.阿长是一个没有文化的粗人,却是民间文化的载体。 阿长没有文化,不免粗俗,性格又很外向,来到周家做女工,也不知收敛,一味适性任情,“常喜欢切切察察”人胖,睡相也不好。在温文尔雅的主人家就显得格外粗俗,连小主人都对她讨厌之极。 阿长知道许多事情、许多道理,可以说,她是民间文化的载体。其中不免有迷信的成分,诸如什么“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也有落后的成分,诸如认为孩子拔草、翻石头就是顽皮,这是落后的儿童教育观。但是,课文所写,迷信、落后的东西并不多,多数是不错的。正月初一,要孩子恭喜,吃福橘,乃是吉利文化。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这是珍惜劳动果实。不要从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钻过去,这是讲究形象。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这是避讳修辞。至于阿长讲长毛,可见民间对长毛的传说,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于我们认识太平军不无裨益。

3.阿长对孩子倾注一片心血。

前半部分虽然用的是抑笔,但说的是儿时的心理,其实阿长对孩子的关爱是前后一致的,并非平时不好,惟独买《山海经》算是做了一件好事。阿长对孩子的关爱,就她的本意来说,是要孩子干净、安全,有教养,她总是为孩子操心。“烦琐”正说明她悉心教养。当然她不懂儿童心理,许多做法违拗儿童心理,使孩子感觉讨厌、麻烦。买《山海经》则是叫孩子称心如意的一回。阿长自己没有读过书,见孩子念念不忘《山海经》,却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并且,她把孩子的心愿一直挂在心上,想方设法买来了《山海经》,这部书成了鲁迅“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鲁迅是一辈子跟书打交道的大文学家,而第一部宝书是阿长给买的,阿长之值得鲁迅纪念是理所当然的。

二、羚羊木雕文中我,爸爸,奶奶,方芳妈妈这几个人物的性格各具特色,请简单说说

我”:这是一个很珍惜友情的女孩子,她十分赞赏好朋友万芳,至今清晰地记得万芳如何救了她,把那条划破的裤子换回自家,并为此而受罚。当发现万芳特别喜欢那只羚羊木雕时,就把羚羊木雕送给万芳。

万芳:文章用“仗义”一词概括了她的性格特征,用“换裤子”的事例从侧面体现了她的这一特点。当“我”被迫去万芳家要羚羊木雕时,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心理活动过程。最后,她坦诚地再一次把小刀送给“我”。在万芳身上,闪耀着真诚、豪爽、大度的光芒。

妈妈:文章中的母亲是一个传统型的母亲。在她身上,体现出当代中国传统母亲以严为爱和不能在平等的基础上理解孩子的弱点。她对女儿的爱,是以对女儿的过于严格的要求甚至有些苛刻的方式体现的,如“我”的新衣裙划破,不敢告诉母亲,这体现了母亲对“我”的严厉。同时,她也不能以平常的心态尝试去理解孩子,或者与孩子进行沟通。“我”划破裤子不敢说,可见母亲没有理解作为一个孩子这种事在所难免,主要需要教育她以后做事要谨慎,从而帮助她成长的道理。母亲以严厉使“我”不敢把事情告诉她,从而使孩子的心理得不到正常的发展。关于木雕的问题,母亲一方面并不能理解孩子心中友谊的珍贵,同时也没能让孩子明白木雕在父母心中的主要地位——那也是父母的一片心。

爸爸:除了具有同妈妈类似的特点外,爸爸还具有一定的家长思想,如他说,东西虽给了女儿,但没允许她送人

三、《童年》中的女主人公外祖母阿库林娜·伊凡诺夫的性格特征

《童年》内容梗概:

阿辽沙三岁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瓦尔瓦拉和外祖母阿库林娜.伊凡诺夫娜把他带到外祖父卡希林家。从这时起,外祖母就成了他“终身的朋友,成为最知心的人”,成为他“最了解、最珍贵的人”,外祖母那对世界无私的爱丰富了他,使他“充满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

外祖父的家在尼日尼的诺弗哥德城,外祖父年轻时,曾在伏尔加河上当纤夫,后来开了一个染坊,上升为小业主,阿辽沙到来时,外祖父的家业已开始衰落,外祖父因此更加吝啬、贪婪、专横、残暴。怂恿养子小茨冈去集市上偷东西。在外祖父的家里,阿辽沙发现,“弥漫着人与人之间的炽热的仇恨之雾;大人都中了仇恨的毒,连小孩都热烈地参加一份。”这大人间的仇恨在阿辽沙到来不久就表现出来了。他的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之间为了分家和侵吞阿辽沙的母亲的嫁妆而爆发了一场争吵,最后甚至打了起来,“两个人在地上滚开了,发出一声喘息、呻吟、辱骂的声音。”

阿辽沙一看见外祖父,就特别不喜欢他,在他身上立刻就闻到一种敌意并且也很怕他,因为外祖父那对聪明锐利的绿眼睛老是注视着他。在外祖父的染坊里,阿辽沙看见大人们巧妙地使布料变色,出于好奇,有一天自己将一块白桌布投进染缸,想亲自动手

染一染。为这件事他挨了外祖父的一顿痛打,打得他失去了知觉,随后大病了一场。从那时起,阿辽沙就开始怀着不安的心情去观察周围的人们,不论是对自己的还是别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难以忍受。他的母亲因为不堪忍受这种生活,便丢下他而离开了这个家庭。但在这污浊的环境里,也还有另外的一种人,另外的一种生活。如纯朴的小茨冈,他在阿辽沙遭外祖父痛打时用自己和胳膊挡住树条子,并告诉他挨打时要全身舒展才会疼得轻一点;还有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节目的晚上,大家喝完酒以后,,“一股热闹而奇特的欢乐”,就如火似的慢慢燃烧起来,舅舅雅可夫弹着吉他,小茨冈不断地跳、忘情地跳;保姆唱着民歌,外祖母随之跳起舞来,好象“奇迹似的回复了青春,鲜花怒放似的美丽、可爱!”在这种欢乐之中,阿辽沙仍感到仿佛“有种静静的、永无休止的忧愁向心里渗透”,他明白了,欢乐与忧愁是令人不解的交织在一起的。在这些人当中给阿辽沙影响最深的是外祖母,她为人善良公正,热爱生活,相信善总会战胜恶。她会很生动地讲述许多古老的童话、传说和民歌,常常给阿辽沙讲同情穷人和弱者,歌颂正义和光明的故事。外祖母信仰的上帝是可亲可爱、与人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却恰恰相反,它不爱人,并且总是寻找人的罪恶,惩罚人。外祖母也很勇敢刚强,一次屋子着火时,她披上棉被勇敢地闯进大火中抢出水桶一般大小的一瓶硫酸,防止了火势进一步蔓延。

阿辽沙的童年生活并没有局限在外祖父的家中,他还接受了一些外面的影响。外祖父的家迁居到缆索街后,招待了两个客房,一个是进步的知识分子,绰号叫“好事情”。除了阿辽沙一个人外,几乎所有的人都把他当作外人,“好事情”是一个孤独的人,阿辽沙和他成了好朋友,但他被撵走了,因为外祖母怕他,说他“邪魔鬼道的”外祖父也说他是上帝的敌人,对人是有危险的。“好事情”是阿辽沙生活中遇到的第一个优秀人物,他对阿辽沙的心灵成长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另一个房客是抢劫教堂后伪装成车夫的彼得,他的残忍和奴隶习气引起阿辽沙的反感。

母亲的变化使阿辽沙感到心情十分沉痛。母亲是在一天的早晨突然回来的。开始,她还热心地教阿辽沙认字读诗,但由于生活的折磨,她渐渐地变得漫不经心,爱发脾气,经常愁眉不展。母亲再婚了,嫁给了一个比她小十岁的“贵族少爷”,当他们离家去莫斯科时,阿辽沙觉得心中“就象有样东西严严地合上,紧紧地关闭了”。他对周围的一切都失去了兴趣,竭力避开大人,想一个人单独生活。那个夏天,除了坏天气,他都一个人住在花园里,有时外祖母也在花园里过夜;躺在夜空下听着外祖母讲的那些“能使夜变得更有意义,更加美丽”的童话故事,阿辽沙度过了一生中最安静、感受最多的时光,在他的“内心形成而且巩固了对自己力量的自信的感觉”。

母亲再婚后的生活是不幸的,贫困和疾病使她丧失了原来的美丽,而且她对阿辽沙也常常冷酷而不公平。阿辽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温暖,在学校里也备受歧视和刁难。于是在他的心中,那称之为“爱”的情感已经凋谢了,愈来愈常常爆发的是对一切的怨恨,他离开了母亲和后父的那个家,又搬到外祖父那里。为了糊口,他放学后和邻居的孩子们合伙捡破烂卖。生活虽然很苦,他却喜欢上了那些同伴,并且在他的心中唤起了“伟大的感情”,总想为他们做一些好事情。阿辽沙以优异的成绩读完了三年级,就永远离开了学校的课堂。

母亲死了,阿辽沙埋葬了母亲以后,不久便闯荡真正的人间去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00h/387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