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00后 > 正文内容

「90后」和「00后」的群体特征有什么不同?

2024-04-01 19:39:5800后1

00后的价值观有什么样的变化,有什么样的特征?

  特征一:更追求亲情和友情

  该课题组对10年来少年儿童幸福观的变化进行纵向比较发现,对温暖的家的渴求、对友情的需要是少年儿童不变的选择。

  3次调查得到的数据中,“有温暖的家”始终排在第一位,并呈现出增长趋势,2015年(59.4%)、2010年(59.4%)与2005年(55.2%)相比,均增长了4.2%;“有知心朋友”始终位居第二位,增长趋势更显著,2015年(46.9%)比2010年(44.2%)增长2.7%,比2005年(39.9%)增长7.0%。

  由此可见,亲情、友情在少年儿童心目中不是变淡了,而是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友情的分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也彰显了现代社会人际支持、朋友交往的重要意义。

  3次大调查中,“为社会作贡献”占比呈现明显下降趋势。其中,2015年(14.6%)比2010年(24.5%)下降近10%,比2005年下降14.1%。而且,2005年、2010年这一项均位居第三,但是2015年此项降为第五位,落在“健康”“快乐”之后。

  其次是“事业成功”占比也有所下降,2015年(6.4%)比2010年(8.4%)下降2%,比2005年下降近6.6%,而且在排序上也降到“自由自在”“受到尊重”之后。这说明和90后相比,00后一代更注重个人的发展与感受,个体幸福变得更加重要,对社会价值的追求逐渐下降。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认为,90后一代生活在20世纪末期,价值观更多受到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冲击,对人生幸福的认识也更多元与实用,更倾向于追逐事业有成、为社会作贡献。但是,00后一代生活在市场经济更成熟、改革开放成果更丰厚的时代,从市场经济时代到文明、法制社会的发展,使人们意识到个人价值的满足才是人生幸福。

  特征二:更看重谦虚品质

  从2005年到2015年,善良、诚实、谦虚、勇敢、守信均是少年儿童推崇的重要品质。

  “10年来少年儿童在道德价值认同的取向上没有明显变化,总体取向趋于一致。”孙宏艳认为。

  值得注意的是,90后少年儿童更看重“孝敬”品质,00后少年儿童更看重“谦虚”品质。在2005年“孝敬”位列第5位,2010年位列第3位,而在2015年“孝敬”降为第6位。相反,“谦虚”品质在2005年位列第6位,2010年位列第7位,2015年一跃升为第3位。

  00后更认识到当代社会必须是与人合作、共图发展的时代,因此,正确认识自我、客观评价自我与他人、不骄傲自大或自以为是才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同时,“孝敬”品质排序下降,或许也说明在00后心目中,长辈的权威地位在下降,个人发展在少年儿童的心目中更重要。

  孙宏艳认为,00后少年儿童对勇敢、勤劳等传统道德品质的认可呈现下降趋势,而对责任、合作等新时代的道德品质的认可呈现上升趋势。

  特征三:西部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最强

  调查发现,超过七成的00后少年儿童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一个村子计划建一座化工厂,许多村民可以到厂里做工挣钱,但是化工厂可能对村里的河水造成污染。你认为应该怎么办?”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72.2%的受访少年儿童选择“不建化工厂,以免污染河水”,也有25.8%选择“先把厂子建起来,富起来再治理污染”,选择“为了赚钱建厂”或“有污染没关系的”比例均不足1%。

  该报告指出一个现象:00后农村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比城市少年儿童略强。选择“不建化工厂,以免污染河水”的比例,农村少年儿童的比例为73.7%,城市少年儿童的比例为71.8%。选择“先把厂子建起来,富起来再治理污染”的比例,农村少年儿童为23.5%,城市少年儿童为25.7%。

  孙宏艳分析说:“农村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更强,在面对经济与环保的权衡上,农村少年儿童更倾向于环保,而城市少年儿童更倾向于优先发展经济。”

  地区分组发现,西部少年儿童的环保意识最强。数据统计显示,选择“不建化工厂,以免污染河水”的比例,西部少年儿童的比例为73.6%,中部少年儿童为71.6%,东部少年儿童为72.8%,西部少年儿童的比例最高。

  对3次大调查的数据进行梳理发现,00后和90后相比,环保优先的意识更强,而经济优先的意识在减退。数据显示,选择“不建化工厂,以免污染河水”的比例,2015年比2005年高近6%,选择“先把厂子建起来,富起来再治理污染”的比例,2015年比2005年低近5%。

  特征四:富裕家庭孩子更看重社会价值与集体利益

  85.0%的00后认为“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我会像对自己的事那样去做好”,其中选择“比较符合”的为35.3%,选择“非常符合”的为49.7%。而选择“不太符合”的比例为10.6%,选择“很不符合”的比例为4.4%,合计15.0%。由此项数据可以看出,多数少年儿童能把国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但是,对于“我会为班级或学校的荣誉放弃个人愿望”的选择,44.2%表示赞同。其中,“非常符合”的比例为16.2%,“比较符合”的比例为28.0%。而表示不愿意放弃个人利益的比例合计占比55.8%,超过半数。少年儿童的群己观呈现出社会性与个体性并重的特点。

  富裕家庭的少年儿童更看重社会价值与集体利益。“对国家、人民有益的事我会像对自己的事那样去做好”选项中,家庭经济富裕的少年儿童选择“比较符合”与“非常符合”的比例为合计86.1%,条件一般的少年儿童二者合计占比85.2%,经济困难的少年儿童二者合计占比80.7%,富裕家庭少年儿童的选择比例高出困难家庭少年儿童5%。

  对于“我会为班级或学校的荣誉放弃个人愿望”这一情况,家庭经济富裕的少年儿童选择“比较符合”与“非常符合”的比例合计为44.8%,条件一般的少年儿童二者合计占比44.4%,条件困难的少年儿童二者合计占比39.8%,富裕家庭和一般家庭少年儿童的比例高出困难家庭少年儿童近5%。

  孙宏艳分析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富裕家庭的少年儿童生活条件优越,更能感受到国家发展给家庭生活带来的好处,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生活没有后顾之忧。而家庭经济困难的少年儿童,可能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在面对国家、集体与个人关系时,往往更看重个人的利益与发展。他们还可能因为生活困顿而无心去关心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特征五:困难家庭孩子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感知更深刻

  数据统计发现,92.7%的00后对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0.2%的00后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可见,当代少年儿童有着高度的国家认同感。不过,数据也显示,有72.8%的少年儿童认为社会上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现象。虽然社会存在不公平现象,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对国家的认同。

  对“社会上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的描述,城市少年儿童选择“比较符合”与“非常符合”的比例合计为74.6%,农村少年儿童合计占比71.1%,城市少年儿童比农村少年儿童高近3.5%。可见,城市少年儿童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感受更深刻。

  对“社会上存在很多不公平现象”的描述,富裕家庭少年儿童的比例为72.0%,一般家庭少年儿童的比例为72.6%,困难家庭少年儿童的比例为77.9%。

  孙宏艳指出:“不同经济条件家庭的少年儿童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看法差异较大,其中困难家庭的孩子对社会不公平现象感知更深刻,比富裕和一般两类家庭少年儿童比例均多出5%。”

  认为“我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 这一描述“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比例,东部少年儿童合计占比91.3%,中部少年儿童合计占比90.1%,西部少年儿童合计占比89.9%,相差均不足1%。这说明东部、中部和西部少年儿童对国家认同的态度基本是一致的,地区因素对少年儿童影响较小。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00h/3810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