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00后 > 正文内容

一般买房要有多少存款?

2024-03-07 09:30:0800后1

他坦言终于摆脱了工作的束缚,世界这么大,也终于可以去看看了。辞职第一个月,几乎每天都能在朋友圈里刷到他的动态,可没过十天半月,慢慢也就没有了动静。昨天,他联系了笔者,一直吐槽裸辞后的生活状态,其中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存钱越来越难,银行卡的存款越来越少。其实,随着社会的一步步发展,对于当下的年轻人来说,与父辈“会赚不如会省”的消费观念不同,他们喜欢追求潮流和自由,往往花得要比赚得还多,“月光族”甚至“月负族”早已司空见惯。

但是,笔者并不是很赞成这种消费观念,除非你背后有足够的资金来源支撑,否则还是应该量力消费为主。目前,这位朋友已经开始着手找工作了。抛开这个朋友的经历不谈,笔者很想问大家一个问题,每天朝九晚五的你现在有多少存款了呢?银行存款超过10万,需要多久能实现?

目前国内人均存款是多少?

根据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末,我国本外币存款余额182.52万亿元,境内住户存款余额72.44万亿元。按照2018年末最新人口统计数据,目前我国人口总数为13.95亿。粗略计算,人均存款为5.2万元,如果按照三口之家来计算,家庭平均存款大约15万元。如果排除年龄较小和年龄较大等几乎没有存款的群体,理论上的人均存款显然要超过5.2万元。不过,对于人均超过5万元的存款,不同的人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根据20%的人拥有80%财富的“二八定律”,再叠加各种消费支出,实际上很多人的存款要低于这个水平。

存款超过10万需要多久能实现?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28228元,其中城镇为39251元,非城镇为14617元。如果按照一家三口计算,城镇大约12万元,非城镇不到5万元。刨开各种日常消费以及还贷开支,每一年所能存进银行的资金并不是太多,这基本是大众平均水平。按城镇平均来看,以笔者朋友的家庭为例,月供比例接近50%,扣除一年6万房贷以外,如果普通开支能够控制在2万以内,最少也需要2年半才能有10万存款。对于非城镇地区而言,显而易见,难度要大得多。

此外,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银行存款超过50万以上的占0.4%,超过100万以上的占0.1%,粗略换算,全国有558万人超过了50万元,140万人超过了100万元。笔者认为,刨开各种开支,还能有这么可观存款的人群,主要涵盖的可能就是拆迁户、公司高管以及从商人士等。

银行存款不多,那钱都去哪里了?

1、房贷和车贷支出。对于踏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房贷和车贷是重要的支出形式。网友小A在三线城市工作,月薪6000已经相当不错。但是,每月房贷2500,车贷1500,再加上其他支出,存款自然不会太多。根据《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2018)》显示,房子在我国家庭总资产配置中占比高达接近77.77%,金融资产占比11.8%。为了跑赢通胀率,随着房子投资属性的凸显,最近这几年,越来越多的投资客和炒房者也把现金流投入到了房子上面。

2、其他的理财形式。目前我国银行活期存款基准利率为0.35%,定期存款基准利率在2.75%左右,而过去十年间,货币贬值平均幅度为7%左右,自然无法对储户形成吸引力。众所周知,钱能生钱,随着居民投资渠道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也就把钱投入到了收益更高的其他领域,比如股票、债券、信托、基金等。其中,与银行存款相比,收益相对较高的余额宝等货币基金更得到了如今许多年轻人的喜欢。数据显示,在本就占比较低的11.8%的金融资产中,银行存款占42.9%,其他则以其他理财形式呈现。

3、生活教育类支出。除了日常普通的生活消费支出以外,与房贷、车贷等各种“大头”支出相比,如今教育也已经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人们对于教育的支出投入甚至比房子还要多,毕竟,教育一直被认为是家庭最重要的投资方式。如今,正值暑假,更是家庭教育支出的高峰期,不少家庭为了让孩子在学习、才艺等方面赢在起跑线,小到幼儿园,大到高中生,纷纷将孩子送进各类培训班,暑假的教育投入要高出平时数倍。

合理控制负债,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如果把房子、车子和银行存款加在一起,几乎每家每户都能坐拥百万,但现实情况是,对于很多人来说,目前房子和车子都是负债而已。不过,对于一个普通年轻人而言,如果你已经买了车和房,但是还没有多少存款,这依然可以证明你是成功的,因为它们的财富价值早晚会凸显。反之,如果你有几十万存款,却没有车没有房,这未尝也不是一种更加安全的选择。毕竟,每个人追求的东西不一样,观念也是不同的。

其实,过去10年时间里,我国住户部门杠杆率从17.9%上升到49.0%,房贷收入比也从22.6%上升到了60.5%,在某种程度上而言,这无疑削弱了家庭抵御风险的能力。最近这两三年,在去杠杆和脱虚向实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一直处于调控之中,很显然,如今国家也不希望老百姓把钱继续投入到楼市中。此外,随着房地产长效机制的进一步推进,购房者对于开支最大的买房问题也开始变得理性起来。总而言之,笔者认为,楼市环境变了,与房价相比,合理分配自己的资产构成形式变得更为重要,盲目负债越来越不明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wabaowang.com/00h/369743.html